清朝|清朝的灭亡,是不是出现了昏君,是不是“气数已尽”的缘故

“气数已尽”是古代封建王朝灭亡的时候,一个非常好的说辞 。这个说辞,为那时候的很多人,解决了问题 。
清朝|清朝的灭亡,是不是出现了昏君,是不是“气数已尽”的缘故
文章图片
比如,它为那些造反者们解决了问题 。那些造反者们得以理直气壮地造反,他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谋逆的事情 。因为之前的那个王朝“气数已尽”了,江山要换主人了,而且,自己正好就是这个大好河山的新主人 。因此,造反者们的腰杆会挺得非常直,脑袋也高高地昂起来 。然后,然后,他们就利用这个作为宣传口号,理直气壮地号召天下人都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顺应“天道”,推翻旧朝廷,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
再比如,这又为古代的读书人解决了问题 。古代读书人向来是要讲究一点气节的 。“忠孝节义”这些东西,他们是必须要遵守的 。要遵守,首先就得忠于旧有王朝的皇帝,毕竟只有旧有王朝的皇帝,才算是正宗皇帝 。这是这些读书人从小受到的教育 。如果不遵守,那就是造反,就是当强盗 。
比如梁山上的宋江和李逵,就是有两种世界观的人 。李逵不是读书人,因此他心中没那些东西,于是天天讲的就是“杀到东京,砍翻宋朝皇帝,让宋公明哥哥当皇帝” 。而宋江是读书人,他要做的,是当一个“忠臣孝子”,要拥护朝廷,忠于皇帝 。他反对的只是那些奸臣佞臣、贪官污吏 。皇帝的问题只是他比较昏庸而已,只是他把身边的人看不清楚而已,只是受了蒙蔽而已,本身的地位是根本不用怀疑的,是不可能受到挑战的 。
但有了“气数已尽”这句话,古代读书人就解脱了 。他们想造反,通过造反获得更大的利益,就有理由了 。到那时候,他们所做的,就是一项正义的事业,而不是祸乱天下的事业 。
《史记》当年记载“周武王伐纣”的时候,认为周武王之所以有资格取代商纣王,获得天下,就是因为商朝气数已尽 。周武王把商纣王推翻,是顺应天道 。而所有那些跟随周武王的文臣武将,也都是正能量的人 。
清朝|清朝的灭亡,是不是出现了昏君,是不是“气数已尽”的缘故
文章图片
清朝出了一部小说叫《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不仅让天下的读书人都顺应天道,帮助周武王灭掉商朝,而且让天上的神仙也来干这个事情 。并且,《封神演义》还完全颠覆了价值观,把那些忠于旧朝廷,帮助商纣王的人,认为是违背天道的人,把他们当成反派角色来写 。
【清朝|清朝的灭亡,是不是出现了昏君,是不是“气数已尽”的缘故】古代某个王朝之所以灭亡,除了认为是“气数已尽”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朝代出现了“昏君” 。
由于昏君做了很多昏庸无能的事情,特别是被那些道德品质低下的奸臣所包围,因此,好端端的国家,就被昏君和奸臣折腾光了 。在这种情况下,上天才会非常生气,才会把江山收回去,重新交给有道之人 。
这样的观点,不仅是古人的一种想法,同时还是现代人的一种想法 。
比如关于清朝为什么灭亡,很多人就认为,这是因为清朝出现了昏君 。
但是另有一些人又认为,清朝比明朝好,清朝几乎没有昏君 。
前一部分人就不服气了,没有昏君,清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因为在这些人的逻辑中,正是出现了昏君,清朝才会“气数已尽” 。于是,他们就去着力寻找昏君 。只有找出了昏君,才能证明自己的结论 。
清朝|清朝的灭亡,是不是出现了昏君,是不是“气数已尽”的缘故
文章图片
其实,要在清朝找昏君,其实是非常容易的 。比如,乾隆皇帝就是一个昏君 。乾隆皇帝符合昏君的一切特性,比如他“六下江南”,这明显就是一种贪图享乐的表现 。和历史上的著名昏君隋炀帝修大运河,是同一个模样 。比如乾隆皇帝重用奸臣和珅,这也符合昏君的那些特性 。比如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为了追求十全武功,发动了好多场战争,不仅在西北打仗,也在西南打仗 。战争很多,打得也很狼狈,包括大小金川之战、清缅战争等等,都打得极为糟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