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MarTech月:私域数据独占鳌头?公域匿名数据仍是营销金矿

8月起,亿欧EqualOcean&北拓资本围绕中国营销技术(MarTech)展开月度“高能分享”系列活动。
据《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显示,数字化技术成为新经济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相比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经济企业500强成长的更加迅速,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79.6%,还创造出了新型资产——数据资产。企业决策逐渐从依靠传统经验向依靠数据转变,数据化管理也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精确性,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8月5日,在“如何构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分享上,我们邀请到了惟客数据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谭必文、七牛云CEO许式伟、赛诺贝斯联合创始人孟艳冬三位嘉宾,围绕数据资产平台的驱动、如何有效采集数据、数据安全法带来的挑战展开分享与讨论。
以下是嘉宾活动速记精选,经亿欧EqualOcean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除客户数据外,还有哪些数据值得关注?孟艳冬:从数据资产的角度来讲,CDP汇聚了以客户为核心的相关信息。这里面包括了客户的基本属性和行为信息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以此向外延伸到与客户交互的相关数据,比如产品信息、渠道信息等,这些数据也非常重要,它们能有机地关联到客户,产生更丰富的标签从而形成精准画像。
另外,除了私域数据,我们也不能忽视公域投放引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匿名数据,当我们有能力纳管多方数据资源时,这些数据有可能会被匹配到相应的客户,对补充客户特征和属性非常有价值。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会有能力处理非关系型数据,让我们对客户的洞察更全面。
从数据平台建设的角度来讲关注数据有两个层面要做的事情,一是建设,企业要对数据平台建设要有清晰的认知和路径,不能盲从,要逐步把数字化渠道全部整合起来,当数据被统一纳管并形成一定规模,才能更好地支撑营销体系。二是要让这些数据发挥价值,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把这些数据抽象提炼出营销过程中需要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更应该注重数据的翻译和加工,让数据解码后支撑满足业务场景的营销,这样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
谭必文:任何业务的本质都是为客户提供匹配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并以用户体验最好的方式去达成交易,最后完成履约。从这个目的出发,除了客户数据之外,商品或服务的数据也很重要。因为画像、特征等是可以传递的,所以不同品类的商品或服务也会有匹配的人群。
另一个是“场”的数据。传统行业的绝大部分交易是在线下发生的,线上交易的达成和履约非常依赖线下,所以针对不同的目标客群,“场”应该设在哪里也很关键。
具体到地产领域,地产的业态很多元,如何去采集和打通多业态的数据,真正建立起一个能够给多业态赋能的数据资产平台,是比较难的。地产公司本身的业务复杂度高,组织模式是集团加子公司,如何破除组织方面的障碍,是在实施落地的时候就会直接影响落地效果的问题。
许式伟:我们的平台有两个特点,一是落实编码。数据格式可以多元化,版本管理相对更容易。二是一份数据能够流通于不同部门。不同团队可能会对采集的数据有不同的业务需求,所以尽可能采集足够有效的信息,不同的部门针对同一份数据去寻找答案,构建公司公共的数据资产。
利用哪些技术驱动营销方式的转变?孟艳冬:谈到技术驱动有两个能力需要构建,一个是营销自动化,在洞察客户需求后营销自动化可以触发协同多个数字化渠道的业务流程并做到个性化触达,尤其当数字化渠道多元化、业务流程复杂、数据量比较大时,营销自动化的优势和效率就体现出来了,这是以往的传统手段做不到的。二是AI的能力,AI的底层逻辑就是通过数据算法抽象出用户特征,准确的用户特征可以指导我们在营销过程中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转化。我们常见的一些算法和模型包括销售预测、个性化推荐、用户评级、流失预警等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