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干货!产品经理必懂的金融基础概念(十)
编辑导语:对金融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产品经理更好地打造产品。这篇文章里作者为我们分享了产品经理必懂的金融基础概念,主要是针对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学习干货,适合想要提升产品设计基础能力的小伙伴阅读。一起来看。
文章插图
信用,最珍贵的通信证。
以下内容来源于学习笔记,主要是针对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学习,整理了一下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交流讨论,一起提升产品设计基础能力~
1. 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资金融通过程中,在资金供求者之间起媒介或桥梁作用的人或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分为两大类:货币系统和非货币的中介机构。
货币系统作为中介机制,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货币;非货币的中介机构只履行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对自身的货币债权的中介作用,这种债权采取储蓄存款、股份、普通股票和其它债券形式。
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2. 金融脱媒“脱媒”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金融脱媒”又称“金融非中介化”。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3. 技术性脱媒技术脱媒是指在技术进步和电子商务的驱动下,一些IT企业开始介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包括信用卡业务、个人信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代理类业务等,使得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和信用中介职能被部分替代,威胁到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
第三方支付与技术脱媒的关系紧密。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是技术脱媒的成果,第三方支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支付网关接口,可以直联不同的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交易便利,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可信、安全的平台;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深化了技术脱媒。
4. 信用创造在信用创造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等等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既可以节省现金使用,减少社会流通费用,又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需要。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放款或购入各种证券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大的一种金融现象。
5. 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货币经济的一种形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方式之一。
在这种交易方式下,商品所有者通过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和消除来实现物质产品的交换即商品交换。
它利用货币的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信用经济必须以货币的存在为基础。
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它以银行业的发展为条件。这种交易方式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也仍然存在。
6. 金融工具经常听领导和同事说,金融工具,什么是金融工具呢?
金融工具亦称“信用工具”或 “交易工具”。
资金缺乏部门向资金盈余部门借入资金,或发行者向投资者筹措资金时,依一定格式做成的书面文件,上面确定债务人的义务和债权人的权利,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它是随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现代错综复杂的资金融通关系,不可能靠口头协议办事。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迅销集团|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劝相关企业不要割自己肉贴美国脸
- 产品|使人惊艳的产品细节(十)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