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量|新流量时代已至,零售业重构
文章插图
未来的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
文章插图
互联网的新时代就要来了。
9月9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与会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陌陌、360、网易等。工信部在会上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9月17日前,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采取执法措施。
9月17日下午,微信官方正式发布消息,宣布对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进行调整。自此,抖音、淘宝链接目前已经可以直接在微信内打开,用户可以通过网页形式访问外链内容。
未来的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而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互通互融某种程度直接关乎切身利益,这无疑会给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监管”的鞭策犹如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时刻警醒着变革和合规的迫切性。
当然,万事都有两面性,巨大冲击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机会。
在私有流量池被打破的当下,未来零售业的最佳生存形态当如何?谁会成为破局者?又当如何破?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文章插图
1914年6月,7位广东男子神情专注、脚步匆匆地走在上海租界区。他们一手拿着一个麻袋,一手提着一个瓶子,守在通向外滩的路口。每走过5个路人,他们就从麻袋里拿出一粒黄豆,放进瓶子里。
这个看上去莫名其妙的行为,其实用意颇深:他们正在调研每个路口的人流量。这7位男子是受到广州先施公司老板马应彪的委托,特意来上海考察地段,准备创立一家百货公司。
通过“黄豆大数据”,最终选定了一块人流量大、消费力强的地块:这就是日后名闻天下的上海南京路。
【 新流量|新流量时代已至,零售业重构】很快,中国第一场争夺流量的零售大战在这里爆发。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次第开业,模特表演、全天空调、自动扶梯等都成了吸引客流的招牌,花样百出的流量争夺战,让上海“十里洋场”的名声传遍中国。
历史的车轮从不停歇,零售业对流量的争夺也不断推陈出新。暂时无人问津的新渠道,以及低成本的流量获取,给了新品牌生长的机会。
贯穿百年,无论线上线下,商品经济的本质其实从未改变:对流量的低买高卖。
每次当出现一种新的低成本获取流量的渠道,就会出现渠道革命。但正如互联网此前部分取代线下渠道一样,随着互联网逐步进入存量时代,竞争变得激烈,流量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10年到2016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的增速从96.9%下降至26.2%。而在过去3年,中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从2018年的27.7小时,下滑到2021年6月的26.9小时。
在存量博弈的环境下,为了守住自己的流量不让竞争对手薅走,超常规的新竞争手段开始出现。
自从2013年淘宝和微信相互屏蔽,回顾过往8年,成功把握流量池和商品池之间的隔阂,并把流量导向商品变现的,只有拿了腾讯投资的拼多多。拼多多崛起的关键时期,靠的正是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用“5块钱一斤苹果包邮拼团”撬动了更多用户。
在更多的时候,消费者在面对占山为王、各自割据的平台时,只能不断面对那一句“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而立志崛起的新品牌,则不得不面对“流量关税”,把越来越多的收入投放到平台上重复卖广告、换取客流量。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