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母亲不焦虑,恰是因为不再让自己完全是个母亲

采访人员 | 申婵?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短视频已经成为年轻父母获取信息的核心渠道之一。在互联网上搜索,也能找到许多母婴大号做直播带货的经验分享,年糕妈妈从在公众号上写育儿文章到涉足电商领域,算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她的《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新书分享会上,来到现场的许多粉丝试图向她寻求一个育儿问题的最佳答案。我们也和她聊了聊她是如何看待母亲这个角色的。与年糕妈妈一起分享的还有已经成功转型为编剧的前全职妈妈虎皮妈和女性健康自媒体“第十诊室”创始人六层楼。所有妈妈都会经历从怀孕到生产到育儿的紧张,但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松应对,有的人则一直在漩涡中挣扎呢?我们整理了以下几个问题来尝试解答。
育儿|母亲不焦虑,恰是因为不再让自己完全是个母亲
文章插图
年糕妈妈的新书分享会上,年糕妈妈(左)、虎皮妈(中)、六层楼(右)正在对谈。生个孩子如临大敌,孕期怎么会有这么多禁忌?年糕妈妈说第一次怀孕时她被家里人耳提面命,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简直如临大敌。但第二次怀孕时她就抛弃了孕妇的“矜贵”,坚持健身、旅行、工作。她认为,太多传统观念在试图把女性自己与母亲身份区别开来,似乎成为母亲的那一天起,就要完全放下自我,从身体上为宝宝开始做准备。而这些,导致很多女孩想到生孩子就害怕。
育儿|母亲不焦虑,恰是因为不再让自己完全是个母亲
文章插图
《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年糕妈妈 著,磨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1月。六层楼曾是妇产科大夫,他说孕妈来找医生咨询的一般是两个问题:孩子的健康与自己的健康。而大多数孕妈更在意的其实是孩子的问题,自己的问题总是排在第二位。因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就会忽略自己,弄得自己好像越来越差。他给的建议是,自己舒服就好,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太多的条条框框里。虎皮妈妈则认为,每个人的时间都太紧凑了,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似乎早已被规划好,这要求我们在每个阶段都效率很高,把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容错率就变得很低,大家对生命的态度是希望能够最大可能地保证它的“确定性”,恨不得孩子顺利生下来就很聪明,然后顺利就进了清华北大,一毕业就年薪百万。这种“一条龙”一旦中间哪个环节不顺利,焦虑就发生了。就算没有不顺利,担心它会不顺利也会导致焦虑。母亲是否背负了过多的责任?许多妈妈在养育孩子上谨小慎微是源于她们过于强烈的责任感。总觉得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有责任让他健康,孩子出生之后又有责任给他最好的教育,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那肯定也是自己的责任。孩子心理健不健康,那更是自己的责任。虎皮妈妈认为,作为独生子女长大的一代,从小到大接受了父母全部的爱,到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就也想给孩子全部的爱,如果孩子出了一点点状况,就会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她说,生过两个娃后就知道,两个孩子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不同并不完全是教育方式造成的。其实无须想要成为完美妈妈,就像我们会埋怨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的孩子以后很有可能会埋怨我们,接受这种不完美,自然就不会把父母的角色看得太重了。
育儿|母亲不焦虑,恰是因为不再让自己完全是个母亲
文章插图
《麦兜·我和我妈妈》(2014)画面。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否不可或缺?“丧偶式育儿”这个词火了之后,父亲在育儿中扮演的角色开始为更多人所讨论。年糕妈妈在做了电商之后工作日渐繁忙,孩子的爸爸就也参与到带孩子中。她说,在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事情一多了就可能崩溃,但是在爸爸参与进来,接过晚上哄睡那一环节之后就瞬间轻松了许多。妈妈们常常会陷入到对孩子发脾气然后又内疚,然后下次照样又会对孩子发脾气的恶性循环中,这不是因为妈妈脾气不好,而是因为妈妈们太累了。爸爸的参与,会减少妈妈的疲劳感,在共同参与育儿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交流,在育儿方向上渐渐达成一致。六层楼回顾了自己与父亲的相处过程,他说他是在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中长大,父亲在家庭中参与得很少,他与父亲的沟通也不多。在长大之后,他发现自己在情绪的处理与表达上很像父亲,有时候会有些粗暴,这是因为在情绪暴露之前缺乏应有的沟通。他现在也在学习怎样正确地处理情绪,但是这些可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学到的东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