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母亲不焦虑,恰是因为不再让自己完全是个母亲( 二 )
文章插图
《窈窕奶爸》(1993)剧照。在女性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成为母亲是不是一个阻碍?年糕妈妈成功转型后,她在育儿这个话题之外又多了一个“励志”的标签。从一个决定辞职回家带娃的普通小职员到管理300多人的公司,需要处理的事情变多了,生活也就不再仅仅是育儿了。被工作推着往前走,更大的世界就到了眼前。不焦虑不是强迫自己不去焦虑,而是把价值的定义也分一部分到自我成长上。虎皮妈说其实不管做不做母亲,人都会经历生病与老去,都一样要面对职场上和生活中的困难,只是成为母亲会让困难变得更明显了,但是成为母亲后又会给自己带来特别的洞彻。比如上学的时候整天想着玩,浑浑噩噩,以为那样就是自由。但做了妈妈之后,被责任这个枷锁绑定,才认识到有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是多么不容易,就会努力地去想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虎皮妈做全职妈妈期间攻下了法学博士,她说那三年的学习完全基于个人强烈的动力,比过去十多年学到的东西都要多。
文章插图
《妈妈》(1990)剧照。低龄孩子的家长,他们的焦虑与迷茫在哪里?年糕妈妈公众号拥有大量粉丝,可以说她手上有着相当大的中国0到6岁孩子父母的样本。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向年糕妈妈求助过很多问题。年糕妈妈总结这些问题有三个方面:育儿的、个人成长的和婚姻家庭的。这些问题都是育儿早期,孩子的到来改变了家庭原有的生活节奏,打破了资源平衡,新手父母在建立新的家庭结构的同时,不得不学习育儿知识,并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中间必须会产生撕裂。年糕妈妈说,在孩子的喂养上,妈妈们会基于与身边孩子的对比,而为自家孩子表面上的落后感到焦虑,比如:人家的孩子会说话了,我家的怎么还不会;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走了,我家的也还不会。在个人成长上,年糕妈妈的成功带来的榜样力量,也会让一些妈妈想倾诉自己迫切改变现状的心情。在婚姻家庭上,则更多是表达对家庭事务、婆媳关系的不如意。年糕妈妈认为,这里的许多问题都体现了精细化喂养和育儿“军备赛”给家庭带来的负面作用。一些新闻的过度解读也导致隔代教养被妖魔化,年轻妈妈觉得老人带孩子带不好,必须自己完全参与。但是多参与肯定就更累了,于是又变得更加焦虑。另外,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在提高,女性自己在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也在提高对自我的要求,这些都会无形中加重女性对自己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但实际上我们在社会媒体上看到许多“别人的优秀”并不是真实的。年糕妈妈说,并不因为她现在事业很成功就没有烦恼了。在听说别的妈妈天天给孩子读书时,也会一瞬间焦虑上头,觉得自己怎么就做不到呢。但是她很快就能平静下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拥有了总结自己生活的能力,就不会被“攀比”带跑偏。作者|申婵编辑|罗东校对|危卓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加班|360 周鸿祎:程序员不应该 35 岁被抛弃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不法分子|疫情当前,防范电诈要牢记!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