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这门"不赚钱"的生意,为何京东要加码?( 四 )


此次鲸置的面世,其实也是京东想要用新思路来发展业务,摆脱旧产品的固有形象。
除了自营外,京东也在不断寻求合作,扩充这一领域的布局。从2015年开始,京东前后5次投资爱回收。目前拍拍、鲸置在售的每一个机器都配有一份爱回收的专业检测报告。
那么,在严峻现状下,京东的一局新棋到底胜算几何?
对比同行,闲鱼和转转上商品来源更多,卖家操作灵活。京东的二手业务,限制了上游供应只能来自自家电商,对成交数量势必造成影响。也就是说,京东买家可能去闲鱼卖东西,但淘宝天猫买家不会跑到鲸置来卖二手。
这一举措,从商品数量上看,覆盖面窄了。但另一方面,京东单品成交额上占据优势,因其以3C品类起家,与二手市场主打的3C类有天然的契合度。在量少+单价高的局面下,最终是否能达到具有竞争力的总成交额,留住用户,主要靠京东的物流、服务、品质保证来加持。
另一方面,信用体系缺乏。闲鱼有支付宝等级作参考,鲸置还没有。在闲鱼上,支付宝信用极好的卖家,商品会呈现在搜索页面最前端,能有效过滤大量虚假信息。
鲸置和拍拍严选上只能盲买,这会带来 “偷梁换柱”的问题。虽然京东自营的商品,出厂质量被大众认可,但也不能保证卖家卖出的确实是此前买到的这一款。
这种直观信用参考的缺乏,三方质检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但无疑会增加成本。并且,太过依赖三方质检,也有潜在威胁。C2B2C在商品回收方面的主观评价,可能导致消费冲突,再加上这一模式通常采取线下经营,运营成本大,或许也会经历爱回收的资金窘境。
目前来看,想在马太效应下突出重围,京东虽有机会,但面临的压力着实不小。
那么,既不好挣钱,京东却仍然加码,或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次对二手业务的布局,能进一步完善品牌电商的产业链,形成完整的消费闭环,也会促进原本电商业务的发展。至于二手市场的盈利,以后才见分晓,而且据市场空间来看,这也是一笔前景可观的未来投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