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性|产品思考丨微信为什么没有语音进度条?( 二 )


对于拥有十亿用户体量的微信来说,仍有大量的用户的声音没有被听到,而这部分用户很有可能对语音进度条的功能并不敏感。这也可能是微信曾经灰度测试语音进度条,最后却没有正式上线的原因之一。
2. 产品方面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哪些用户角色需要语音进度条呢?对语音进度条有强烈需求的人,其实都是上班族,他们需要接收来自领导/同事发来的大段语音消息,同时害怕错过重要信息,对时间又非常敏感,希望语音进度条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微信的产品定位是怎样的呢,从微信官网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希望将微信打造成一个集沟通、社交、支付、内容、服务于一体的生活平台,成为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的工具。那么在这种产品定位角度下,更偏工作和办公场景的,显然并不符合微信“生活方式”的产品定位。
高频性|产品思考丨微信为什么没有语音进度条?
文章插图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是,微信的希望让我们的线上交流尽量贴近生活本真的样子,不管是发送语音或者打视频电话,其实都是为了营造贴近真实的交流体验。但是加了语音进度条之后,这种真实的体验感可能会被破坏,因为我们实现了真实世界中无法做到的声音回放和进度控制,甚至会觉得与我们沟通的不是一个丰满立体的人,而是一种可以被自我控制的工具,这其实也与微信的产品定位相悖。
再从产品的功能和设计的角度来看,功能方面,用户需要语音进度条,其实是为了重新确认语音信息,防止错漏重要信息和节省复听的时间成本,但这种需求微信其实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语音转写文字,用户完全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同样非常的高效。
也许会有朋友问,识别度不高怎么办,或者是方言怎么办,这种场景其实完全可以接入第三方语音翻译引擎(如AI龙头某飞),或者不断优化语音识别度。因为在未来,语音转写对于社交产品来说,都是必争的一个领域,需要优先强化这方面能力。
设计方面,加上语音进度条以后,整个语音消息框的UI设计会变得更为复杂,QQ和WhatsApp都具有语音进度条的功能,对比现在微信语音消息,很明显加上进度条的语音消息框会显得更加“花里胡哨”。
高频性|产品思考丨微信为什么没有语音进度条?
文章插图
微信是一款10亿用户级别的app,这样的设计年轻人可能容易接受,但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讲,花里胡哨的设计实际上并不友好,也增加了这部分群体的使用门槛。
所以归纳而言,微信没有加入语音进度条有以下几点原因:
用户方面:

  • 进入我们眼前的需求可能只是伪需求,需要考虑到沉默的声音
  • 需求分析应当考虑使用场景,应用场景具备高频性才有价值
  • 功能实现前后要考量用户使用路径的变化,是否变得更加繁琐了
产品方面:
  • 用户需求需要服从于产品定位
  • 用户需求已经有别的替代方法,综合考量整体代价,不上线语音进度条影响并不大
  • 语音进度条会影响产品设计语言,没有提升大部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既然部分用户群体有使用语音进度条的强烈需求,而上线语音进度条又有种种弊端,那可不可以有一种替代方案,如增加一个用户自主选择的开关,对语音进度条有需求的用户的打开即可,不使用可以选择关闭?
其实这种方案看上去不错,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赋予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但这种方案也有明显的弊端:
【 高频性|产品思考丨微信为什么没有语音进度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