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刷单、烧钱:巨头押错社区团购( 三 )


在那个“打通供应链,普惠利民”的故事彻底变味后,社区团购模式能否跑通却还是个伪命题。
三、刷单背后,模式被推翻
社区团购的答卷看似“漂亮”。
据相关报道,截至2021年4月,美团优选的日均GMV在1.8元亿,多多买菜则在1.6亿元上下。而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庞大的数据背后,刷单为GMV灌注了不少水分。
定价不平衡让团购团长有机可乘。最初的团长补贴和推广奖励非常高,许多团长可以通过刷单获得奖励,这远比他们实际消费的收入多。刷单返现只是水分数据的冰山一角,甚至出现了供应商从团长处进货的现象,供需关系也直接倒挂。
“有供应商主动找团长,他们的出现正好帮团长消化了一些刷单的东西,供应商用更便宜的价格把东西再收走,再供给平台。今天(把货)拉回去,明天再送回来。”一位早期入局社区团购的团长这样向零态LT(ID:LingTai_LT)描述道。
供需关系到挂,进价售价倒挂,国家不得不多次出手整治社区团购内的乱象。这种零售“奇景”的本质是社区团购这个模式还没有彻底“跑通”,而互联网巨头对于数据又极度渴望。
质疑的声音开始接踵而至。
一年时间,巨头并没能完美实现商业闭环,并搭建一个合理的经营模式和可靠的营收框架。这种质疑声在前几日生鲜电商企业上市之后更为明显。
6月26日,每日优鲜上市首日破发,较发行价下跌25.69%,也让在IPO风口的叮咚买菜虎躯一震。每日优鲜的破发释放了资本市场的看衰信号,资本市场的质疑针对的也是其巨额亏损:三年亏损超过60亿元,很能花钱,却不能证明自己能赚钱。
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的模式有着细小差异,但它们面对的需求是相同的。生鲜电商采用的是前置仓模式,运营维护费用要高于社区团购,因此客单价略高于后者。本质上都是满足消费者在本地生活的快需求,生鲜电商代表着“好”,社区团购代表着“省”。
在这个需求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也没能找到一条能够实打实盈利的道路,这也是社区团购模式被质疑的原因。
同时,针对团购和团批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团批是指团长利用私域流量去卖货,而团购则是to C,更多的销量来自于平台。从电商的发展形势来看,团批更符合互联网消费趋势,现在风头正盛的直播带货就是个人影响力带动电商的典型案例。
但是团批模式下,就像直播电商强依赖KOL一样,社区团购销售流程过多依赖团长。行业里团长大多是兼职,并且单个团长可以在多个平台开团,整体不存在“忠诚度”,销量也得不到保障。因此,无论是运营模式还是营收方式,社区团购仍处于探索阶段。
似乎在疫情催化下,巨头都更爱烧钱了。但这种拿钱烧市场的惯常做法是时候休止了。
作者:顾念秋;编辑:林枫;公众号:零态LT(ID:LingTai_LT)
本文由 @零态L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