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6 做不好软件,就做不好SaaS
编辑导读:作为以软件起步的SaaS公司,产品才是我们的底盘;底盘不稳固,其他服务乃至商业化都是空中楼阁。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文章插图
01 前言近一两年来,SaaS行业涌起一股“偏离产品”的思潮。比如,很多朋友开始强调服务,认为服务才是SaaS的核心竞争力;也有朋友认为,SaaS应该像自研系统一样简单,毕竟做那么多功能,只会把系统搞得过于复杂。
其实,我个人也非常认同“SaaS+服务”的方向,国内也有很多“SaaS+”的成功案例。比如领健信息,就是SaaS+供应链平台:除了提供管理软件,他们还给口腔、医美机构供应耗材。
我也很反对功能界面过于复杂,除了培训成本居高不下,也会导致一线员工的抵触。
我甚至提出了“颠覆SaaS”的概念,比如这篇阅读人数破万的《颠覆SaaS》,你可以百度搜索阅读。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点:作为以软件起步的SaaS公司,产品才是我们的底盘;底盘不稳固,其他服务乃至商业化都是空中楼阁。比如,微信的底盘是IM(即时通讯),虽然它的生态很强大,但如果IM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那微信生态还有生命力吗?
其实,虽然做服务和交易很有竞争力,但做软件同样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比如,阿里巴巴虽然是中国B2B、B2C的领先厂商,但他曾经为商家开发的CRM软件却是彻底失败的,这才有了后来的给淘宝商家提供软件的第三方服务市场。
因此,作为SaaS创业公司,如果产品还不够领先,就着急着把重心放到服务和交易上,认为产品就应该“小而美”,无疑是搞错了方向。
02 SaaS的软肋1. SaaS颠覆传统软件了吗?SaaS是一种商业模式,通过“以租代买”,降低客户的当期成本,同时把SaaS厂商的关注点从“用起来”变成“用得好” ,最终将SaaS公司和客户利益绑定在一起。
但是,如果仅仅通过“以租代买”就能实现颠覆,那么第一波SaaS创业浪潮就不会草草收尾。2014年兴起的这一波SaaS浪潮,更多是借助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互联网的红利,利用了传统软件移动体验糟糕、与社交网络集成性差的软肋,对企服市场进行了蚕食。但是,中国领先的SaaS企业,比如有赞等,至今仍然深陷亏损泥潭,客户流失率也居高不下。
文章插图
来源:有赞财报
从个人角度,我也听到很多曾经的客户抱怨,说SaaS软件功能太简单,定制化能力很差,还具有不稳定的问题。客户不满意、企业不盈利,在中国,SaaS模式还没有赢得主流市场的胜利。
其实,即便是SaaS鼻祖Salesforce,在2004年上市时,市值也不过十亿美元。在2008年发布PaaS平台之后,Salesforce开始“进攻”大企业市场,并通过收购不断扩充产品线。比如2010年收购企业黄页数据库公司Jigsaw, 2013年斥资25亿美元收购数字营销软件公司ExactTarget。但一直到2016年,Salesforce才实现扭亏为盈。
要知道,美国企业的付费意愿远高于中国企业。根据美国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在2019年的报告,中国IT支出仅占GDP的1.4%,其中只有2.7%用于云服务。与此相比,美国IT支出占GDP的4.7%,其中11.4%用于公共云服务。
产品能力不足,市场又不够成熟,中国SaaS的颠覆之路,还任重道远。
2. SaaS交付最重要的问题从软件公司角度来说,传统软件模式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
首先,软件一旦成功上线,软件公司就能收回大部分合同款项,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软件公司的风险。
其次,由于强大的配置能力、低代码能力和定制化能力,传统软件可以最大化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收割|什么都不会怎么做知识IP?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南极人|“掏家底”式购入多个亏损品牌,南极电商斥资5亿做的是亏本生意?
- 黑鲨|腾讯买黑鲨做元宇宙,也许只是玩票
- 马云|当初,马云曾对一名女员工承诺:做满10年就分红2亿,结局如何
- d抖音入局本地生活,做得起来吗?
- 零售|市值暴跌后,叶国富要开始真正做零售了
- 943白池花精华油怎么用?934白池花精华油好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