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u|KK集团,独角兽现形记( 二 )


网购、海淘、直播带货都在抢夺线下零售业市场,倚靠流量的一锤子买卖很难再做得长久。“一切均可电商”的时代烙印已经打下,同质化生意翻不出花样,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KK集团所做的营销和“画饼”,却都是反例。
巨大市场后的残酷竞争KK集团的多次融资,既证实了店铺无法依靠自身造血支撑的尴尬,也体现出资本对品牌杂货零售整个赛道的看好。纵观数据可知,资本的认可并非毫无道理。
东方证券发布的《中国杂货零售行业研究》指出,杂货业是电商浪潮下的幸存业态,高SKU、低盈利的特质导致杂货业成为了规模效应的生意,小企业生存能力进一步降低,有利头部集中,蓝海市场诞生行业巨头的可能性较高。
贝恩公司的《2021年中国零售市场十大趋势报告》认为,2020年之后的中国零售市场已经结束线下到线上的过渡阶段,接下来需要进行从顾客渗透转向钱包份额的争夺。但这并不代表传统的线下渠道应该被抛弃,恰恰相反,Online和Offline的蛋糕完成分割,大势已定的现在正是互联网巨头们布局线下店的好时机。
报告还表示,线下零售从零开始数字化困难繁多,玩家们联手合作则被验证可行,京东领投KK集团这样的零售品牌,或许也是将其视为填补实体短板预备役的征兆。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生活场景消费零售市场规模是零售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包括品牌杂货零售、专卖零售、日用百货零售。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万亿元,未来五年中,品牌杂货零售占比生活场景消费零售将增长至3.3%,市场规模提升至1800亿元。
当然,以上数据只能得出零售赛道优质的结论,并不代表KK集团可以面对难关高枕无忧。依然以THE COLORIST调色师为例,它的竞争对手除了老牌集合店屈臣氏、丝芙兰,还有迅速杀入彩妆品牌店领域的完美日记、WOW COLOUR等,如完美日记一类的新国货布局产品到渠道、线上推线下的链条闭环,专卖店的参赛将进一步缩小集合店优势,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需要注意的是,完美日记虽在上市道路上跑得更快,线下实体店带动盈利的商业模式却同样没能跑通。自2019年开启首家线下店到2020年9月,完美日记提前达成2020年全年目标,完成200家线下旗舰店布局。梳理财报会发现,完美日记的盈利能力不曾因此得到改善。
母公司逸仙电商2020年度总营收为52.3亿元,净亏损为26.9亿元,比2019年减少了27.7亿元,销售净亏损率为51.4%。最新的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尽管公司创下了14.4亿元营收,亏损却依然如影随形,Q1的归母净亏损为3.2亿元,同比下降65.6%,销售净亏损率为22.1%,相当于每结束一单商品销售,完美日记的亏损都将近四分之一。
活下来和活得好是两码事。同样的道理,KK集团或许还能凭借品牌杂货零售这个细分领域内的龙头地位赢得生存机会,但资本市场看重的是长线价值,全凭融资推动扩张的模式不健康,不能带领KK集团更好的向前,讲更大的故事。
集合店以合作其他品牌的形式盈利,挣的是中间商的钱,更是一份辛苦钱。供应链不打通,自研技术不成熟,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都没有持续买单的理由,被替代也就是迟早的事,一旦那天到来,KK集团结局如何还未可知。
护城河之战对有野心的企业来说,出路大致分为两条,一是降本增效,深耕供应链把成本压到最低;二是走向高端,用创新技术与核心产品筑牢品牌壁垒。
当然,也有企业用资本换时间,靠营销把品牌打响后再投资科研,不过由此看来,能走的路虽然不尽相同,需要的资金支持却都不会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