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以客户思维重塑品牌营销模式
编辑导语: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的经营理念中都有“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放在第一位”等关于客户地位的引导。互联网时代,客户也是受益者之一,但是营销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品牌营销的转变吧。
文章插图
几乎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里都有“以客户为中心”、“成就客户”、“客户为要”……
这当然是正确的,客户(或者叫消费者)毫无疑问是最终的买单人。
但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道理,却是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才逐步开始从“说说而已”到“慢慢做到”。
文章插图
早期的市场营销是以产品为核心,也就是说先有产品,再看卖给谁。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商家们发现“酒香也怕巷子深”。于是纷纷通过创意和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与了解,并最终产生共鸣并重复购买。品牌因此越来越重要。
但到了数字时代,单向的品牌传播又遇到了新挑战。客户是互联网的受益者,重视体验与互动,愿意参与产品设计并主动传播。
市场营销开始进入了以客户为中心的阶段。
但真正的转变并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积极拥抱营销模式的变化,比如下面这些:
一、洞察Insightsvs VS 调研Research很多年前,当采访人员询问乔布斯有关iPad的市场调研时,他曾给出著名的回答:“没有”。
这句话被解读成品牌方不需要去了解客户需求。实际上,很多报道省掉了后面重要的一句话:“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这不是客户的工作”。
是的,简单的市场调研,通过传统的问卷去询问客户想要什么确实徒劳无益。相反,必须要进入消费者的头脑,去了解他们心智诉求,也就是真正激励他们的是什么。
比如说酷、自信、智慧、成功……还有快乐。
乔布斯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不会受困于市场数据或分析,而是花费很多时间思考客户。关注的重点是“客户的心”,而不是“客户的话”。
实际上,对于B2B决策者也是一样。
- 追求价格,看上去理性,但激励这个人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他能获得最合算交易的那种自信、能干和掌控的感觉。
- 追求服务,激励他的是为了少了麻烦,轻松的感觉。
- 追求知名品牌,也许是成功的感觉。
- 追求科技含量,也许是体现身份、思想有前瞻性。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了解客户变得有了途径有了方法。不是通过问卷,更不是访谈(尼尔森等传统调研公司都遇到了瓶颈)。而是倾听与互动,重视每一位客户(每一类画像)的需求。
这时的洞察也并非指在产品研发前就搞得清清楚楚,而是在测试、试用、使用、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与客户(用户)的反馈。
因此,既需要通过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又需要感同身受的用心体会。
二、客户体验CXVS VS 整合营销IMC整合营销(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在前些年大热,其关键词是整合、传播。
比如一款高端手机,我们希望客户在坐出租车的时候听到了电台广告,在机场能见到广告牌,坐飞机上也能在杂志上看到介绍,回到家电视上正好又有广告。
通过“全方位轰炸”,最终让客户记住。
这种方式是品牌商的主动宣传,并没有考虑客户到底是谁,他们看不看,听不听,烦不烦,哪些渠道真正带来了客户等等,统统不知道。
而现在,目标客户可以被定义,也可以追踪体验流程。因此,实现CX(customer exeperience )有了可能性。
推荐阅读
- 李乔昕|异乡人的“城市映像”:品味数字生活“杭州味道”
- 挂牌|乔新生:中国应当高度警惕网络资本主义
- 斯坦福大学|5年前,她是“女乔布斯”和马云谈笑风生,今身家归零,锒铛入狱
- 乔布斯|独家|对话沃兹尼亚克:创新是世界新奇有趣的核心
- 竞网集团|竞网集团迎乔迁之喜,为湘企打造互联网生态中心
- 乔布斯|把产品做简单,我终于摸到门槛了
- 福布斯富豪榜|巴菲特的智慧:想要变有钱?记住这三个认知,比求人更管用
- 福布斯|科技赋能行业,再惠上榜“福布斯中国企业科技50强”
- 乔治史帝夫SAT901|乔治史帝夫SAT901真实使用感受?真相必看
- 公司|5年前,她是“女乔布斯”和马云谈笑风生,今身家归零,锒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