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以客户思维重塑品牌营销模式( 二 )


【 乔布斯|以客户思维重塑品牌营销模式】新的两个关键词是 Customer Journey (客户旅程)和 Buyer Persona(购买者画像)。
相比于整合与传播,真正开启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
当然,现在的客户旅程中也会采用组合拳的方式,但此时的整合营销更精准、可衡量、可追踪。
三、Inbound marketing 集客营销 VS Outbound marketing 推式营销
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利在互联网时代早就不起作用。
客户喜欢自己去研究资料而不是商家说什么就什么了,因此在每个触点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现在的企业几乎每家都在说“内容为王”,真正做到的不多,各种自嗨倒是很常见。
随便打开几个网站就能看到这样的描述“旗舰型产品”、“性能出众”、“国内领先的XXX”。
客户看后完全无感,到底好在哪?领先优势是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要介绍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如果说超级超级快。“嗯,但到底有多快”。再详细点加一句,升空速度是6000米/秒。我相信99%的人依然是一脸茫然。
如果想让人有感,可以对比下面的数据:
波音飞机的速度能达到300米/秒,飞人博尔特的最快速度是10.3米/秒,跑车的速度能达到100米/秒。
那么火箭有多快连小学生都能明白。
这样的对比,绝对比直接写出6000米/秒费事费时。也就是说要换位思考,必须要花更多的心思。
在心理学上有自我锚定的说法,就是当对一些不是很了解的人做出决策时,我们往往会进行一种自我中心的推断过程。
而为了达到共识,我们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推测他人,“如果是我,我会…”,这被称为“虚假共识”,也就是假设大家跟自己想得一样。
也就是说,人本身就有惰性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站在客户的视角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但又是正确、不得不的事情。
这件事坐在格子间空想没有用,只能去一线和客户沟通。当然,如果是客户也能参与到内容的共创中,集客营销的效果就会好太多。
四、社群营销 Social marketing VS 效果广告 Advertising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的客户更加重视社交渠道的互动,越来越反感“洗脑式重复广告”。
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自我选择以及多元化文化,传统的单向广告以及千篇一律的推广方式效果越来越不好。
耐克进军滑板领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一开始,按照之前屡试不爽请代言人并全方位广告轰炸。消费者不买账,这个市场一直都进不去。
后来,耐克真正沉下心来了解滑板文化,恢复了耐克经典款,并让滑手们参与到鞋子的设计中,并承诺打造好的产品,至少花了5年来建立受众群。
赞助街头比赛与合作的艺术家以及滑板超人合作,一切的一切来源于这个群体,也导向这个群体,最终成功地融入了滑板圈。
乔布斯|以客户思维重塑品牌营销模式
文章插图
最终,耐克鞋成为滑板鞋的代名词,也因此俘获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心。要融入社群不容易,要打造企业社群就更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沉淀与积累。建立联系仅仅是第一步,现在大家常常说的“私域流量” 仅仅还在“流量”阶段。把“加个微信送护肤棉“或“入会赠优惠券” 错当成社群营销也是未免太天真了。
五、心智份额Mind sharevs VS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
我们也来说说效果的衡量。过去的企业以产品为核心,强调的是Market share,市场销售份额或者是Walllet share,某客户钱包的占有率。
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目标,还需要占据心智份额Mind share。
当客户打心底认可某企业的技术、想法、价值观的时候,更愿意倾听、了解与尝试,最终企业成为可信任的伙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