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黄道炫:史迪威应为缅甸战役失败负主责( 六 )
面的缺陷,须三个师才能抵挡日本一个师,在这种基础上发动进攻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时提醒史,己方军队“一经后撤,倘无生力军在其后方完成防御阵地,欲其中止退却,至感困难” 。这些,虽然让人不无泄气之感,但又确是符合当时中国军队实况的经验之谈,实际上,当时中国军队3个师和日军1个师团兵力上也只是相差无几 。
正是有着上述的诸多考虑及对本身军队的了解,蒋介石一开始就倾向于在曼德勒进行防守反击战,客观看,这一计划不应视为单纯的消极避战 。如其计划得以实施,可以预见的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持续阻击,日军到达曼德勒的时间应在4月中旬以后,届时,中国可在该地区集结5-6个师兵力,加上英军,在数量上可形成较大优势,而日军长途进击,又占据许多地区,需分兵把守,此长彼消,形势有可能向有利于盟军方面方向转化 。加之曼德勒靠近中国西南地区,“增援与给养之供给,尚占优势”,在此作战,军队运输、后方威胁及第五纵队的消极影响都要比缅南小得多 。这些条件利用得好,相持乃至取胜的机会并非没有 。退一步说,只要能够相持,到6月进入雨季,日军大规模进攻就难以实施,这样中国利用半年的时间就近准备,缅甸战场形势向有利于中国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将更大 。所以蒋介石在与史迪威谈话中对雨季的来临表示出相当期望,将此作为其防御反击计划成功的重要一环 。可惜当时史迪威信心满怀,不能接受这种稳妥战法,而蒋介石又出于种种考虑,不敢过分拂逆史迪威,以致部队倾力南下,选择了成功希望很小的缅南地区决战 。结果在同古既难以集结优势兵力,对敌实施迅速打击,防御战又未能抵御日军增兵后的强大进攻,战至3月30日被迫撤出同古 。此后,远征军进退两难,一步步酿成日后难以收拾之局 。
三、平满纳会战计划及其流产
同古会战失利后,下一步如何行动,成为摆在中国远征军面前的关键问题 。按照蒋的一贯想法,他当然还是希望以逐次抵抗吸引日军到曼德勒,然后在此会战 。杜聿明回忆,蒋在4月初到缅甸巡视曼德勒,“看到从梅苗到曼德勒间汤彭山脉一带山峦重叠,十分险要,对我说:‘平满纳会战十分重要,必须鼓励将士一举击破日寇,进而收复仰光 。万一日寇后续部队增加,我军也不要勉强决战,退一步准备曼德勒会战,或把住这个山口(指梅苗、曼德勒间)与敌作持久战 。’我当时很同意蒋介石的这个指示 。”可见,在曼德勒地区进行持久战是蒋介石既定的最合心意的方针 。
然而,同古会战后,蒋介石与史迪威间关系进一步发生变化 。同古会战失利,史迪威把原因归结为其权力不足,“未能令出必行”,因而当面向蒋索要指挥全权,并要求蒋勿插手前方战事 。蒋在史压力下,表现得“十分沮丧”,不得不派出罗卓英为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协调前方指挥 。罗卓英的职权,按蒋对史迪威的解释是:“秉承将军命令指挥在缅甸作战之第五第六两军以及其他部队” 。蒋的安排,有论者认为更复杂了指挥结构,甚至有人认为是蒋故意分散权力,其实蒋这样作,确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史迪威的到来,带来了中美两种文化间的冲突,史与包括杜聿明在内的大部分高级将领间都发生了严重冲突 。任用资格较老而为人又较圆通的罗卓英,可在史迪威与各将领间起一缓冲作用,减少“发生误会之机会”,同时,史、罗形成的中美结合的指挥系统也可进一步加强指挥部的权威,对高级将领形成更大约束 。4月7日,蒋在缅甸当面指示远征军各高级官长,以史迪威“负指挥国军在缅作战之责”,罗卓英则受史迪威之指挥,并明确史有作“一切最后决定”及“赏罚之全权” 。这是蒋全面交权的明确表态 。从事后实际情况看,罗卓英在此后的作战中,确实忠实执行了史迪威的意旨,按杜聿明的说法是“唯美国主子史迪威之命是听”,而蒋本人也尽量避免对缅甸作战指手画脚,以至杜聿明抱怨:“这时我对蒋介石也十分不痛快:第一,自罗、史到后,有关作战方面,蒋对我无直接指示;第二,我二十一日陈述集中主力于梅苗、棠吉间作持久战的意见,蒋始终未复,不知他的意图……总之,我认为蒋介石太相信史、罗” 。
推荐阅读
- vivo边框荧光怎么弄-vivo炫彩边框灯怎么关
- 陈磊|不再“猛砍一刀”,“炫富”的拼多多开始“稳”了?
- 林珊珊|400万粉丝"微商教父"被查税?刚宣布破产!曾高调炫富,自称每月零花钱600万,两天买深圳两套豪宅
- 冰箱|用户揭秘海尔海尔冰箱BCD-178TMPT炫金好吗,入手解密评测真相
- 格力KFR-35GW/NhGg3B|讲讲看格力云炫云佳哪个好?性价比区别大不大?
- TCLKFRd-72LW/D-ME21Bp(B1)|tcl智炫风和美的智行哪款好?告诉大家真相感受
- 程序员|为啥鲜有鲜有炫富的程序员,知道原因后,众人扎心了
- 骗子|微商到底赚不赚钱,朋友圈炫富的都是骗人的吗?网友:谁做谁傻
- 国家网信办|半年处理8787篇笔记,这一次小红书把炫富拿捏住了吗?
- 尴尬了!小红书打击“炫富笔记”却遭网友误解:我偏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