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王学斌:曾国藩到底缘何自杀?( 八 )


自此 , 昔日愤怒的小鸟没了火气 , 瓷器店里的公牛躬耕于田 , 不通人性的恶犬化为宠物 , 独行的孤鸿回归雁群 , 曾国藩蜕变为圆滑通透、和光同尘的老狐狸 。道理很简单 , 他明白真正的战场不是前线 , 而是世俗文法所织成的弥天网罗 。
就在赵、曾开篇那番对话三日之前 , 二人尚有一段甚为私密的交流 。曾国藩“言得京中来人所说 , 云都门气象甚恶 , 明火执仗之案时出 , 而市肆乞丐成群 , 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 , 民穷财尽 , 恐有异变 , 奈何?”赵之回答颇出人意表:“天下治安一统久矣 , 势必驯至分剖 。然主威素重 , 风气未开 , 若非抽心一烂 , 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 。以烈度之 , 异日之祸 , 必先根本颠仆 , 而后方州无主 , 人自为政 , 殆不出五十年矣 。”
孰料赵烈文一语成谶 , 四十四年后 , 清王朝寿终正寝 。
虽改朝换代 , 但继起的革命者们发现 , 若想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 他们所要战胜的 , 除了各路军阀列强外 , 更顽固而庞大的依然是无形之世俗文法而已 。历史 , 似乎又跳回到了曾国藩时代 。
走笔至此 , 我不禁想起了王阳明先生的一句话:“破山中贼易 , 破心中贼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