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王学斌:曾国藩到底缘何自杀?( 六 )
曾国藩之所以奉旨出山 , 好友郭嵩焘之功堪称泰半 。收到寄谕后 , 曾草疏恳请“终制” , 并无起复之意 。恰郭嵩焘来曾府吊丧 , 闻知曾力辞朝廷之命 , 便劝道:“公素具澄清之抱 , 今不乘时自效 , 如君王何?且墨绖从戎 , 古制也 。”然曾仍不为所动 。于是 , 郭便做其父曾麟书思想工作 , 晓以“力保桑梓之谊” , 终使曾国藩改变初衷 。谁知此时郭嵩焘未辅助挚友 , 而是避居山中 , 袖手时局 。郭氏此举怎不令曾国藩心生被坑之感?曾自然不愿郭稳做局外人 , “筠老虽深藏洞中 , 亦当强之一行 。天天纷纷 , 鸟乱于上 , 鱼乱于下 , 而容筠独得晏然乎?”于是曾三番五次邀其出山 , 甚至以背离家国大义相警告:
若足下者 , 自有君臣之分义 , 自有名教之责任 。其应竭力报国 , 概不当以仆之死生为断 , 而当以己身之死生为断 。仆而未死 , 则助仆共谋;仆而既死 , 则或独力支撑 , 或与人同举 , 直待尊命无一息之存 , 乃可少休耳 。
这段文字 , 称得上慷慨激昂 , 不容辩驳 , 却依旧未能让郭心生微澜 , 应命出山 。
再一个让曾又爱又恨的人 , 便是左宗棠 。曾对左 , 可谓一见倾心 。当时曾于奔丧途中经过长沙 , “日与张石卿中丞(张亮基)、江岷樵(江忠源)、左季高(左宗棠)三君子感慨深谈 , 思欲负山驰河 , 拯吾乡枯瘠于万一 。盖无日不共以振刷相勖” 。正是基于这种极佳印象 , 帮办团练后 , 曾国藩向左宗棠抛出了橄榄枝 , “弟智虑短浅 , 独立难搘 , 欲乞左右野服黄冠 , 翩然过我 , 专讲练勇一事 , 此外 , 概不关白于先生之前 。先生欲聋两耳 , 任先生自聋也 , 吾不得而治之也 , 先生欲盲两目 , 任先生自盲焉 , 吾不得而凿之也” 。显然 , 曾氏许诺左只负责出谋划策 , 军中庶务可一概不闻不问 , 算得上诚意拳拳 , 没成想左一封书信便明确回绝 。其实左于彼时 , 并无入世之念 , “年来心血耗竭 , 不欲复参戎幕……自此匿迹销声 , 转徙荒谷 , 不敢复以姓字通于尘界矣!”更殊为关键的是 , 心气甚高的左宗棠 , 认定“涤公正人 , 其将略未知何如” , 实未入己之法眼 。曾、左二人 , 可谓郎有情 , 妾无意 , 这亦为之后彼此交恶隐埋伏笔 。
于是乎 , “季翁坚卧不起 , 郭筠仙亦无意再出 , 萧可卿已年逾六十 , 不愿即戎 , 谭湘溪老母在堂 , 家无昆弟 , 欧赤城新有母丧 , 王元圃去秋没矣!”无人愿出 , 无人可用 , 曾国藩真的是“一个人在战斗” 。
“但思以一死塞责”
次年开春 , 曾国藩拖着心神俱疲之躯 , 率领缺饷乏将之兵 , 顺江而下 , 进军长沙 。孰料与太平军甫一交锋 , 曾便在靖港败得一塌糊涂 。据其弟子黎庶昌所记:“四月……初二日 , ……公自成师以出 , 竭力经营 , 初失利于岳州 , 继又挫败于靖港 , 愤极赴水两次 。皆左右援救以出 。……公之回长沙也 , 驻营南门外高峰寺 。湘勇屡溃 , 恒为市井小人所诟侮 , 官绅之间 , 亦有讥弹者 , 公愤欲自裁者屡矣 。”往昔论者 , 对曾氏自杀 , 无非如下五种解释:愤愧交加、一时情急、惊吓过度、前途绝望及装腔作势 。虽各有道理 , 但似皆未能点中要害 。其实曾氏两日内三度欲了却生命 , 可借用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强迫性重复”原则 , 即人固执地、不断地重复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活动 , 或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 。靖港溃败 , “水勇竟至溃散一半 , 船炮亦失去三分之一” , 曾深觉“愧愤之至”:
推荐阅读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客服|快递客服外包行业到底怎么样?让你节省几万元的内容!
- 商家|揭晓电商圈子神技,9.9包邮宝贝背后到底如何致富,结局出人意外
- 电商|中国电商模式和西方实体店模式,到底哪个好?大趋所势不可逆行
- 周宏伟|2021年的元宇宙和2015年的VR元年,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 王刚|新年伊始,科学家离职,又领50万罚单,阿里巴巴到底怎么了?
- 起诉|不是一亿的事儿!腾讯再起诉抖音,屡次三番到底在争什么?
- 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来自艾滋病毒人为改造这消息到底真实不真实
- 生态|微信十一年,到底改变了什么?
- 用户|web3到底是什么?只是一场永远醒不来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