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杨念群: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三 )
在西方,知识分子的价值就在于批评 。我想在任何时代,统治者还是需要鼓励读书人说话 。当然这需要一种制度安排,不能因为读书人的“闲话”就不能正常行政了,比如明朝末年,读书人以大义左右朝政,影响用人、施政,确实是问题 。东林党人最后能操控科举的名额,逐渐形成了利益集团,这肯定是负面的 。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封杀读书人的声音 。万马齐喑是最可怕的 。
国历:在您的书里把清代描写成读书人生活状况最糟糕的一个时期 。康雍乾三朝搞文字狱,对读书人精神上的压抑究竟有多残酷?
杨念群:文字狱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针对个人 。有些很著名的文字狱个案,几乎不可思议 。一个疯子说了一些疯话就被杖杀 。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个疯子、精神病,完全可以免死,但就必须杖杀 。这就是一种控制,叫你感受到一种恐怖 。当然,这只是文字狱的一个方面 。
实际上,文字狱是一种全面控制社会舆论的技术手段,几个大的案子不过是冰山一角 。康熙年间的文字狱,虽然有名,但处理相对比较轻 。雍正时期的“曾静案”基本采用了一种思想改造的形式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最为严酷,超过一百件 。但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谁知道啊?似乎对读书人的影响并不大 。
文字狱的升级不在于发生的频次,而在于技术手段的臻于完善 。比如修订《四库全书》,以建设国家级文化工程的名义征书,表面上是要征集历朝历代的书籍进行文化建设 。实际上,征书的过程就是毁书 。
这个过程还是对官员的培训,培养他们的政治嗅觉和控制技术 。在修订《四库全书》期间,乾隆皇帝用谕旨教导各地督抚,征什么样的书,禁什么样的书,逐渐培养官员的政治嗅觉 。官员们必须猜皇帝的心思,又不能做得过了,这里边轻重的把握,分寸的拿捏,学问大了,经过长时间的调教,官员们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个过程就是专制体制的一种自我建构,大清国逐渐培养出一大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庸官,也就造成了舆论空间越收越紧,读书人说话的权力最终被完全被剥夺 。
国历:雍正朝的“曾静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件 。雍正和乾隆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对待曾静 。雍正与之对谈,并把他变成一个宣讲员,到各地讲自己的错误 。乾隆呢?一登基就把曾静杀了 。您怎么看这两种处理方法?
杨念群:雍正的办法近乎于一种思想改造运动 。在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都是使用这种办法,叫你写思想汇报、自我检讨,让你自觉自愿地去糟蹋自己 。但是,乾隆的控制技术并不比雍正差,雍正和乾隆的方法相结合,一方面改造你,一方面控制你,最终完成了大清帝国对舆论的完全控制 。
雍正年间,年羹尧获罪之后,钱名世以 “曲尽谄媚、颂扬奸恶”的罪名被革去职衔,发回原籍 。雍正亲自写下“名教罪人”悬其门 。日后每月初一十五,常州知府、武进知县会到他家门前检查该牌匾是否悬挂 。不仅如此,雍正还发动385位文臣写诗文声讨其“劣迹罪行” 。这些诗文雍正皇帝会亲自审阅、修改,有些官员因为写批判钱名世的诗文不用心,被雍正批为“浮泛不切”,并发还重做,雍正要利用“斗” 钱名世,提高官员们的“境界”,不配合的、不用心的、应付差事的,都被视为不可靠的,因此有官员因批判钱名世不力而被革职流放 。最终文章全由雍正帝审核通过后,交付钱名世辑成专集,题为《名教罪人诗》,用上好的宣纸刻印,刊行全国 。
国历:您刚才说,中国读书人的地位全靠皇帝的恩赐 。似乎皇帝对读书人越来越坏 。读书人的反抗也越来越弱 。皇帝和读书人总在博弈 。现在皇帝没有了,读书人的地位也没怎么提高,您怎么看?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
- 建设|日照:建设数字社会 让生活更美好
- 商贸|衢江:聚焦三大数字场景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
- 三七互娱|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林均全加盟字节 任抖音生态战略负责人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英特尔|阿里张勇辞任微博董事;任泽平建议印钱2万亿生娃
- 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京东、B站跌超3%
- 支付宝|低成本的“赚钱”生意,连支付宝都来分一杯羹?旧物回收成热门
- 京东|年终奖怎么用?来京东升级生产力工具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