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史杰鹏:孙中山的帝国主义思想

【孙中山|史杰鹏:孙中山的帝国主义思想】中国人一向自诩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所以一提起帝国主义这话题,就特别有底气,只控诉就行了 。但认真想想,我们真有这么高尚?就我对国史的阅读观感,似乎并非那么回事 。
章太炎的《訄书》里,有一篇《相宅》,是辛亥革命前十年,作者和孙中山的谈话记录 。通过这文,我们知道孙中山的远大抱负,对将来首都建址问题,已经很经过深思熟虑 。
择都慎重,一向是中国传统,要考虑形胜方便的,须有险可凭,易守难攻 。章太炎说一旦革命成功,定都可选武昌,因为关中、洛阳等地,自然环境已不如古,而武昌扬灵大江,东控江浙,北望襄阳,振抚河洛,有铁路交通之利,北达长城,南理两粤,无往而不利 。洪秀全建都南京,偏安一隅难以制远,实为灭亡的一大原因 。
但和孙中山相比,章太炎究竟是文人 。孙中山可不是“燕雀”,虽然武昌便利,可他认为,建都武昌,驾御中原虽已足够,若想控制新疆蒙古,则嫌局促,择都当选关中 。关中,富庶虽已远非汉唐可比,但揆诸地理,则远优南方,且铁道一铺,输送给养并非难事 。
不过这还没完,孙中山继续指点江山,说若定都关中,制御蒙古新疆虽足,然若欲为亚洲共主,又嫌狭窄,当迁都伊犁 。又说,从西汉以来,历代王朝虽屡降西域,终因建都太远,威灵不能久驻,是以西域屡得屡失,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章太炎目瞪口呆,抚掌大叫“善哉”,由衷赞美孙中山为“新圣”,佩服之至 。
这不就是帝国主义思想吗?又仅仅是孙、章两人独有的吗?不 。有一回傅斯年酒醉,豪情大发,对着蔡元培激扬文字,说,将来中国强大,必越葱岭而西,饮马苏伊士运河,所过之处,尽归中华 。搞得蔡元培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
现在看来,这些豪情只能当玩笑看,但如果中国当时国力强大,会不会也和日寇一样到处侵略?那时代盛行弱肉强食,有本事抢被视为优秀,至少在中国人看来是这样 。
有次参观福建永定的客家人土楼,建得跟碉堡似的,悟到跟欧洲人殖民美洲相似,中原人来到越人的土地,说是做客,最后反客为主 。人类文明史在20世纪前实在都很野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