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咱们都知道,古代打仗是件耗钱、耗粮、耗人的事情,很多政权,往往就是因为打仗才被拖垮的,最常见的描述是打仗耗费粮草 。
可能有些朋友会奇怪,士兵们不打仗不也要吃饭吗?为什么单独点出此项呢?
这是因为,古代的军制和现代不同 。古代的士兵大部分是不脱产的,战时打仗,闲时生产,职业化的程度比较低,属于农耕兵 。
赵军|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文章图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赵王换下老将廉颇,换上年轻的赵括 。不能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主要是赵王等不下去了,多次催促出兵 。赵括本来也挺激进,便一改廉颇防守为主的策略,主动出兵,才中了白起的计,有了后面的惨败 。
据说到最后,赵军已经断粮46天,体力下降,精神崩溃,竟然出现士兵们“竞相为食”的惨状,赵括斩杀许多逃兵,都无法阻止整体的崩盘 。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赵军有充分的粮草,赵括不需要冒险出击,胜负如何还未可知呢 。
而这一百多万大军,不打仗的时候,基层士兵也得种地,多的不说,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可以的 。可一打仗,总不能打一会儿跑回去收一会儿庄稼吧?全得国家负担 。秦国上下一心,勒紧裤腰带负担住了,赵军负担不住,也就败了 。
赵军|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文章图片

纵观历史,大家会发现,历朝历代的边军都有屯田的制度,屯田啥意思?说白了,就是给镇守边境的士兵们分块地,收入所得按一定的比例上交军营,剩下就是自己的 。
拿起兵器奔赴战场,他们是兵,放下武器拿起农具,他们是农 。
将屯田做到极致的,当属诸葛亮 。他最后一次北伐时,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是因为粮草不继导致失败,索性在前线屯上了田 。之后能在五丈原和司马懿对恃那么久,正是因为屯田有粮 。
赵军|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文章图片

【赵军|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所以,古代打仗耗费粮草,并不是说士兵们不打仗就不吃饭,不费粮食 。而是不打仗的时候,他们也在劳作,所得足以养活自己 。打仗的时候,可就得靠国家养了 。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