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密|唐末五代南吴奠基人杨行密,江南灭孙儒,清口破朱温,第三个主角( 二 )


虽然这些原本富庶甲天下的地方经过几年战乱也是残破不堪,再无当年扬一益二的繁盛,但周边没有强大势力,北方的盟友朱温又在忙于征战山东,杨行密得到了几年平静的发展时机 。
杨行密首先整合手下力量,从孙儒带过来的北人当中挑选精锐五千人,建立了一支“黑云都”,重赏加上武装到牙齿,战斗力很强,是杨行密手中的大杀器 。
在内政方面,杨行密接受手下建议,没有在茶盐这些百姓必需品上做文章,而是通过招抚流散、轻徭薄赋、加强农桑、广泛贸易来恢复力量,杨行密也能做到宽厚待人、同甘共苦,短短几年时间,江淮再次恢复了当年的繁华 。
在军事方面,不但收复了原本被孙儒占领的庐州、舒州等淮南城市,还占据了江南的歙州、江西的黄州等地,包括徐泗地区的泗州也归顺了杨行密,这也是杨行密和朱温同盟关系破裂的开始 。
朱温之前帮助杨行密是为了避免在北方征战时背后有人捣乱,对杨行密一直比较友好 。徐州泗州离朱温的汴州更近,而且朱温也在这里多次用兵,早已把泗州视为囊中之物,相当于杨行密率先破坏了双方的同盟关系 。朱温对此表示不满,并扣下了杨行密到汴州贸易的万余斤茶叶,给了杨行密一个警告 。
杨行密|唐末五代南吴奠基人杨行密,江南灭孙儒,清口破朱温,第三个主角
文章图片

【威震江南】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杨行密率先发难,上表朝廷要讨伐朱温,这是双方正式处于敌对状态的开始 。不过朱温忙着河北战事,杨行密在江南也有麻烦,双方只是在淮南的寿州城下打了一仗,杨行密手下大将朱延寿先攻占了寿州城,朱温很快派遣数万兵马来攻,被朱延寿击败,双方战线继续恢复稳定 。
杨行密身后是占领浙东的董昌,以及浙西的钱缪 。董昌莫名其妙的在越州称帝,钱缪本来是董昌部将,却坚持要武力讨伐董昌,杨行密却要出兵救援董昌,于是杨行密就和钱缪展开了大战,战火烧遍了两浙 。
这是杨行密一个难以琢磨的决策,如果是垂涎浙东之地,杨行密控制的宣歙地区与浙东接壤,完全可以打着讨伐的名义直接出兵攻打 。而且唐末的形势,哪怕毫无理由出兵也不会遭到谴责 。
而且在出兵两浙的同时,杨行密还分兵攻打湖北的鄂州(现湖北武昌)和江西,到了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杨行密在各处战场上都取得了进展,浙江、江西、湖北三地都有城市被淮南军占领,逼迫三方都向朱温求援,已经逃到湖南的原孙儒旧部马殷更是避杨行密不及,杨行密威震江南 。
但朱温的主力都在北方,正和李克用在魏博打得激烈,自然不会与杨行密大战,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万余军队南下渡过淮河,朱温对领军将领的命令是“便宜从事”,意思是说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躲,体现一个存在就达到目的 。
杨行密|唐末五代南吴奠基人杨行密,江南灭孙儒,清口破朱温,第三个主角
文章图片

(淮河)
【清口破朱温】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朱温在北方战场取得突破,不但李克用开始一蹶不振,还攻占了山东天平军和泰宁军的地盘,泰宁军节度使朱瑾以及来援助的李克用手下将领史俨、李承嗣率残部一并投了杨行密 。之前杨行密的淮南势力缺乏优秀的骑兵将领,这次是极大的补充,“军声大振” 。
同时,李克用也非常看重那两员将领,派人找到杨行密拉关系,南北两强也有共同对付朱温的共识,结成了战略联盟 。
缓过手来的朱温开始加强对杨行密势力的重视,在从江淮到河南再到湖北的广大地区与杨行密势力争夺,并派出三路大军齐攻淮南,“淮南震恐” 。与此同时,钱缪在杨行密身后也取得了胜利,不但在前一年攻占越州擒杀了董昌,还把杨行密军撵出了两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