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高适在50岁前穷困潦倒,5年内成为节度使,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之人
《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个片段始终令我印象深刻,胡宗宪用两首诗分别来形容自己和海瑞 。一首是岑参的诗,寓意他自己 。而给海瑞的这一首,名叫《封丘作》,他的作者正是本文的主角,唐代诗人——高适 。
【高适|高适在50岁前穷困潦倒,5年内成为节度使,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之人】
文章图片
对于高适来说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初入官场的身份转变,从前是民,现在是官,进来了就得遵守体制规则 。规则是什么?讨皇帝欢心 。唐玄宗将年号从开元改为天宝可视为大唐历史的分水岭,表面上盛世仍在延续,可翻开《资治通鉴》,类似“民始困苦”、“民无所诉”、“萧然秋怨”等等随处可见 。此时的统治阶级,再不复开元年间进取的斗志,进入到皇帝“专以声色自娱”、宰相“杜绝言路,掩蔽聪明”的状态 。对此,史书里一针见血——“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 。说白了,只要宰相李林甫能哄得唐玄宗开心,让他尽情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幻象之中,他又怎么会去在乎李林甫打压异己的行为 。上行下效,宰相尚且如此,底层的官员自然也只顾着欺压百姓,谎报太平 。高适当时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官场状态 。他飘零半生,好不容易挤进官场,本想着振兴家族、一展抱负 。可向他压来的,是体制内的繁文缛节、是小吏对百姓的欺压、是官僚对上级的阿谀奉承,从上到下同流合污,打着维持秩序的幌子,干着欺上瞒下的勾当 。高适看着这一切,一定会想起,从当年被迫住到宋州孟渚的郊外,再一直到不久前,自己不也是个忙于耕种的普通百姓 。为什么现在做了官,反而就得对他们下狠手呢?甚至当高适将这些说给家人听的时候,却遭到了家人的嘲笑,这也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对此已是默认的状态,难以打破 。
文章图片
种种悲愤和不满积累在高适的胸中,他终于难掩失望之情,当理想在现实中破灭之时,他想到的,是再一次的归隐田园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高适留下了那首著名的《封丘作》,辞官而归 。《封丘作》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然而,来自幽州的渔阳铁蹄已冒着滚滚狼烟惊醒了大唐盛世的美梦,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无数人的命运遭到改写,被裹挟在浪潮之中,高适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至德元年(公元756年),高适52岁 。身处成都的他已腰佩鱼符,成为了天子近臣 。回想五年前,高适辞官出游河西,做了名将哥舒翰的幕僚 。而叛乱爆发时,唐玄宗依然听信谗言强令哥舒翰出战,唐军兵败如山倒,高适欲为哥舒翰辩诬,于是奔赴行在,见到了逃难中的天子 。
文章图片
命运的转机就此出现——玄宗指挥失当致使京师沦陷,他不做补救反而抛弃臣民出逃,马嵬之变贵妃自尽,太子李亨又去往凤翔另立朝廷 。当下军士人心浮动,又怎能让已颜面扫地的天子下令再往成都走 。正在为难之时,高适恰到好处的递上了台阶:“陛下因此履巴山、剑阁之险,西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 。”就这一句,换来了“谠言义色,实谓忠臣”的表彰,更让高适绯衣加身,成为了“权幸惮之”的谏议大夫 。如此圆滑且成功的政治投机,这还是当年那个负气罢官、气质自高的高适吗?其实不然,此时半路离开的太子李亨已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二元格局”之下大唐的兵马、人力和政治资源都在迅速向新皇帝靠拢,唐玄宗手里的权力正逐渐流失,仅能维持表面的尊贵,他封出去的官又能掌握多少实权呢 。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