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高适在50岁前穷困潦倒,5年内成为节度使,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之人( 二 )


高适|高适在50岁前穷困潦倒,5年内成为节度使,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之人
文章图片

高适此次进言更多的还是为了保护玄宗的安全,封建时代强调忠君,何况高适曾随哥舒翰入朝见驾,获得过玄宗的表彰,而唐肃宗毕竟无恩于高适,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何他会选择靠向玄宗了 。而命运的垂青却不止于此,高适劝诫玄宗不要让诸王出镇,其后果然永王李璘造反,听闻此事的肃宗便召见了高适,封其淮南节度使前去平叛 。至此,曾经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成为了名震天下、手握实权的地方大员,就连肃宗最信任的宦官李辅国也得怕他三分 。弹指数年,恍如一梦,人生真是充满了魔幻 。
高适|高适在50岁前穷困潦倒,5年内成为节度使,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之人
文章图片

此后,高适又历任成都尹、5年内做到了西南剑川节度使 。唐代宗继位后,又进封刑部侍郎、渤海县侯 。在人生的最后十年,身居高位的高适依然不改“负气敢言”的本色,多次为蜀中人民发出“蜀人之计,不亦难哉”的呼声,劝诫朝廷不要为了平叛就肆意剥削百姓 。《旧唐书》称赞其“政存宽简,吏民便之”正是对他恰如其分的评价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高适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赞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 。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在盛世唐朝中,若说李白是诗词的巅峰,那么高适就是人生逆袭的典范,前50年都平平无奇,常人在他这般遭遇后,大多不过是灰心放弃,而高适却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纵观,高适的一生,不经让人感叹,机会总是留给有心的人,即使穷困到种、务农他仍未改变其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