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深度|星空之外,几捆白菜背后,是一张阴影里的地推众生图( 七 )
文章插图
公司们掌握在着全局,总有随机而动的精明。而对于每个地推个体来说,这就像是一场兔子和乌龟的追赶游戏。
在一个古希腊的龟兔悖论里讲,兔子为了追上乌龟需要先跑到乌龟原先的位置,但这段时间里乌龟又向前移动,兔子又需要向乌龟现在的位置奔去。这个动作无限重复,前者似乎永远追不上后者。
这个悖论在理论层面当然早已被捋顺,但在绩效调整中永远处于被动的薛成们,却像极了陷在这场悖论里的兔子,他们不得不一直跑的比原来更快,但永远追不上眼前的安全区。
一直追着绩效,地推人群整体的工作时间都越拉越长。公司明面上的下班时间是晚上六点半,但两年前的实际下班时间大概是晚上8点,现在快接近11点。
2020年春节前后,零下20多度的天气,薛成连着几天在街上待到快半夜才回家(那时候每天二维码的截止时间还是晚上12点整)。春节的北京街上人少,但10单的绩效和21天的全勤——当月31天减去6天的春节假期和4天的休息——相比之前并没有变化。
“半夜好不容易碰见一个,那人说我家里东西还有,过年买的东西还没吃完。”
薛成记得其中一天的最后一单是在小区里碰到的。11点40分左右,对方也是刚下了夜班回家。两人在小区门口遇上,对方下了一单,地址写的就是这个小区门口。
“他说他不需要什么,下了单的食物算是送给我了,然后就走了。”
那是薛成这两年里难得遇上的温情时刻。
轮回谁都知道地推是个周期性很强的工种,现在新的周期似乎又要结束了。
何维已经在北京呆了11年,现在已经带了自己的团队,但他觉得这个行业要到头了。
何维在这几个月得知,美团买菜在大量招揽地推,一个人的介绍费是2000块。
“在美团的朋友叫我把身边地推都介绍过去,每天只要出一单,出一个星期。每个人他给我1500,他只是为了把人效给拉上来”,他觉得这可能是某些变化的前兆。
“我们做兼职的都是大公司烧钱抢地盘的时候接来的活儿,但是北京这块地方,南方一些小的做社区团购的公司打不进来,他烧不起这个钱,大的公司掐架,掐完了这个市场就定下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全职的事了。”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带着前置仓的概念几乎重塑了整个生鲜电商行业,盒马生鲜则在盒马小站实验一年后及时止损,宣布“前置仓”在盈利层面是个伪命题。
目前这块战场上已经没有中小玩家的生存空间,美团买菜和橙心优选是另外两股有可能站稳脚跟的势力,但两者目前的生存逻辑显得成色不足,都要靠背后的母公司只进不出的输血来维持竞争力。甚至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未来已经产生动摇,后者在近日被从滴滴的招股书中择了出来。
流量的蛋糕已经分完,粗放的烧钱模式走不到终局,对于生鲜电商的玩家来说,用精细化运营来实现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文章插图
美团的数据部门最近联系了地推团队,未来地推团队也会引入全流程数据监控,这在以前未曾有过,目前仍然在吸取经验的起步阶段。
周彦得到的消息是,美团会在最近给自己的地推都把社保上了,但同时意味着目前的地推人数会在未来进一步精简。联想到何维提到的迹象,显然有些BDM想要赚着最后一笔人头费。
像薛成和何维这样全职做过两三年的互联网地推,在整个群体中凤毛麟角。很多人踩着一个新APP上线的红利期来干两三个月,优惠力度下来了就离开。许多外卖骑手也是这样,在红利期转来做几个月地推,到过年时候外卖生意好,又再回去。
推荐阅读
- 广告|深度|互联网广告的葬礼
- 动机|为什么拼多多红包让人停不下来?来看这篇深度分析
- nike|后流量时代,从深度拥抱存量用户开始
- 阿里云|西安一码通“崩溃”调查:一场系统性失灵的数字政府再思考|钛媒体深度
- 互联网企业|展望2022:平台经济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快手|深度解读美快联手:抖音凶猛,本地生变
- 美团外卖|深度解读美快联手:抖音凶猛,本地生变
- 评分|用户种草为何回归评价平台?基于豆瓣、亚马逊、大众点评的深度观察
- 零售|【深度报告】2021年中国生鲜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 能量|冲击碾压速度怎么计算,冲击式压路机影响深度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