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三 )
抗日战争中,大量的中国文物又遭到损坏、流失 。
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宫廷顾问九鬼隆一就亲手制订了“战时清国宝物搜集办法”,掠夺中国文物成为日本侵略者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章图片
那么十四年抗战,侵华日军共掠夺了多少中国历代文物?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战时文物保存委员会”曾统计过,最终形成的《中国战时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目录》中,列出了战时中国被劫遭毁公私文物,共计有3607074件又1870箱,古迹741处 。
但这仅仅是有据可查的,由于种种原因无据可查的就不计其数,有专家统计,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迅速占领东北全境,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侵华日军的疯狂掠夺、肆意焚烧和炮火的催残,以及因战祸受损或失踪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000万件以上 。
文章图片
▲电影《举起手来》就是围绕保护中国文物展开的
而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其实还算太平,甚至马王堆汉墓、曾侯乙墓、秦始皇兵马俑等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都是在这一段时期发现的 。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盗挖、走私文物的沉渣开始泛起,一直到90年代到达顶峰,有考古专家甚至痛心疾首地说过,“对文物最大的破坏是在90年代,最大的出口量也是在90年代,问题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各个年代 。”
无数盗墓贼怀着对发财的强烈渴望,抱着赌徒的心态,走上了盗墓的犯罪之路 。
从局部到全国,从少数不法分子犯罪,到群众性的大规模群盗群抢;从偷偷摸摸的盗窃犯罪,到明目张胆的暴力抗法;从个别的盗墓贼,到成规模的黑恶势力武装集团;从锄头铁铲盗掘,到炸药爆破和推土机作业;从国内销赃,到跨国走私贩卖……
文章图片
20年间,“要致富,去挖墓,一夜就成万元户”的顺口溜从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文物大省风靡全国,同时,从这些省份兴起的文物犯罪风气,也很快就席卷全国 。
这股盗墓走私文物的狂潮,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者之多,涉及范围之大,来势之猛,文物惨遭荼毒之烈,都是史无前例的 。
据统计,20年里,至少有30万—40万座古墓被盗掘、破坏、洗劫,300万—400万珍贵文物被盗、被毁或者流失,平均每天就有1.7座古墓被洗劫,每小时就有17件珍贵文物被破坏 。
上面提到的全县36个乡镇中有18个乡镇的人参与盗挖秦公大墓,并不是个例 。
文章图片
▲盗墓贼被抓后指认盗墓现场
1985年4月—1986年,浙江龙泉县18个乡掀起盗墓狂潮,不到一年,县内3600多座宋元明期间的古墓被洗劫一空,其中,被卷入的村干部有10人 。
陕西咸阳渭滨区,1994年出了9个盗墓专业村,青年男子挖掘,青年女子做饭送饭,老太太看守家门,老头孩子站岗放哨 。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
1997年冬天到1998年春天,内蒙古全区有1200座古墓被盗,1000多亩农田被毁,2000多亩草原被毁,这就是为了盗墓,不惜毁掉生计……
种种丧心病狂之举,现在听起来都令人匪夷所思 。
有人盗墓,就得有人销赃 。如果被盗文物留在国内还好说,还比较容易追缴,但是一旦流向国外,就如同泥牛入海,再追缴就很难了 。
以安徽省公安厅2004年破获的“3·25文物大案”为例 。
在这个案件当中,境内外犯罪分子倒卖走私国家珍贵文物的数量之多,获利之高,作案时间之长,都是建国以后罕见的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