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四 )


此案的关键人物,是一个叫杜敏的安徽人 。在利益驱使下,杜敏从一名普通的文玩爱好者渐渐演变为黑市交易中鼎鼎有名的“大师”,很多文物贩子都会找他来鉴定文物 。
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出狱后的杜敏
因此杜敏认识了不少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 。他不断从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收购大批文物,然后卖给香港和澳门的境外买家,最后再由他们出售给其他国家的买家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他建构起皖港澳、豫港澳、陕港澳、鲁豫皖港澳、鲁皖澳、陕皖港六条文物犯罪通道 。
由于杜敏痴迷于青铜器,经手的大部分都是青铜器,因此他的这个帝国又被称为“青铜帝国” 。
在他的销售网络中,被盗挖的文物层层加码,价格不断升高 。
比如安庆太湖县的一个农民挖出来的兽面纹铜鼎,以200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太湖县同乡镇的林业站站长,这个站长又找了合肥的一个买家,卖了46000 。回头这个合肥的买家就卖给了杜敏,卖了30万 。还没出省,价格就已经由2000块涨到了30万 。而如果卖出境,价格最少也能翻一番 。
在3·25大案中,公安部门追回的文物有563件,其中真品417件,国家一级文物是13件,二级文物是32件,三级文物是83件 。
然而这个文物倒卖的“青铜帝国”,已经作案近十年 。这些年中,他们将多少民族瑰宝卖给了外国人?我们无从得知 。
那个年代,香港、澳门、台湾是文物走私到国外的中转站,尤其是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古玩集散地 。
香港有个荷里活道,是当时最大的中国古董街,那么多中国文物哪来的?内地走私过来的 。在侦办3·25大案的过程中,内地警察去荷里活道的时候,很多文物店都关门了,为啥?心虚 。
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案件侦办的两年时间里,走私的上百件文物,都是从香港、澳门出去的,没有发现从其它渠道 。
3
盗墓文化值得提倡吗?
即使到了现在,盗墓之风依然很猖獗 。
上面提到的血渭大墓被盗的时间就是2017年 。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也经常将此墓跟盗墓小说中的“九层妖塔”联系起来 。
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这样好吗?这样不好 。
随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题材的小说的大火,近年来相关的网络文学作品相当火,随之催生的影视作品也受到了大众的追捧 。
这种融合了风水秘术、灵异传说、野史笔记等叙事元素,运用悬疑、奇幻、惊悚等情节结构方式,通过自由而诡异的想象,构成了一种以盗墓为主题的冒险故事 。
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读起来刺激、爽,是盗墓文化流行的主要原因 。
人性是共通的,国外相关的冒险文化也很流行,比如好莱坞大片《夺宝奇兵》《古墓丽影》,为了寻找宝贝,动不动就跑到一个文明古国,在人家的古墓里狂轰滥炸,大肆破坏,跟当年跑到中国来掠夺宝物的那群自诩为“探险家”的外国人一个德性 。
但盗墓文化终究只是一种用来饭后消遣的东西,跟科学、严肃的考古是万不能挂钩的,更不能等同 。
甚至还真的有人在看了盗墓小说之后,起了盗墓的念头,并付诸实施 。
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盗墓者|“要想富挖古墓”?民族罪人,任何恶毒语言形容盗墓贼都不为过
文章图片

看了上面的内容后,大家也已经知道,考古真不是盗墓,而且两者还是不共戴天的死对头 。考古工作者最恨的就是盗墓贼,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事是比看着一个个布满盗洞,里面已被洗劫一空的古墓或者遗址,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更让他们心痛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