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三 )


秦军|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文章图片

▲里沃利战役,拿破仑率领一群叫花军在没有国内支援的情况下,在意大利大杀四方,除了他出色的指挥,法军“先进”的后勤供给系统,也功不可没 。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总是能奏效,1812年拿破仑策划入侵俄国,根据他一直信奉的“军队靠它的胃作战”的信条。战争爆发前法军也囤积了巨量的粮食,同时准备了不计其数的马车用来输送 。但是俄国广袤的领土和坚决的抵抗决心,显然超出了法军预料 。俄军一方面避免决战,派出轻装部队袭击法军补给线和后方,同时动员民众坚壁清野 。
秦军|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文章图片

▲博罗季诺血战
9月14日法军占领莫斯科后,俄国人的一把大火实际上彻底断绝了法军赢得战争的希望,法军既无法捕获敌军主力,又无法获取补给 。迁延至10月19日随着冬季的来临,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退 。
秦军|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文章图片

▲法军攻入莫斯科,随后莫斯科全城起火,事后双方指责对方纵火,最终成了一桩疑案 。
这大概是史上最凄惨的撤军,除了核心精锐,军队组织解体,军纪荡然无存,所有人如同也牲畜一般但求苟活,吞下所有能够找到的食物 。但死亡始终如跗骨之蛆,如影随形,饥饿、寒冷、疾病,随时都会吞噬生命 。一旦掉队,尾随的哥萨克骑兵会毫不犹豫杀死他,如果被当地农民捕获,就会被折磨致死,到12月法军撤出俄罗斯只剩25000余人,尸体和丢弃的武器装备在身后几乎铺成了一条道路 。有不少人提到法军是败于俄罗斯的冬将军,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的,俄罗斯1812年的冬天实际上比往年来的要晚,只是11月的天气比往年更为寒冷 。毫无疑问,是俄罗斯避免决战和坚壁清野的战略击败了法军,只是随后到来的寒冬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
秦军|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文章图片

▲法军狼狈撤离俄国,留下无数战友的尸体和装备
法军这种用白条征集食物的方法虽然弊端如此之大,但是作为一种转嫁战争成本的方法,一直屡见不鲜,后世日军臭名昭著军票就是最典型的一种变种 。
秦军|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文章图片

▲二战日军在各占领区发行没有准备金的军票用于购买军需,实际上等同于是白条 。
19世纪以前如果不能获取新鲜的食材,欧洲地区军队供给系统给士兵的食物,特别是海军食品堪称恐怖 。肉食是又咸又干的陈年僵尸肉,据说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军供应给士兵的牛肉还是拿破仑时期生产的,食用前必须先打桶水浸泡去除盐分才能入口;饼干上爬满象鼻虫,好不容易清理干净,咬一口,说不定里面还有一条蛆;奶酪更是硬得能够雕刻纽扣;出海后淡水会迅速变得发黏散发异味 。如此糟糕的饮食导致当时各国海军的非战斗减员高得惊人,再加上极低的待遇,根本没什么人愿意加入海军 。即便是纵横四海的英国海军的主要兵员补充方式都是军舰靠港后,军官带队到岸上强拉商船水手入伍 。
秦军|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文章图片

▲英军强征水手业务从港口拓展到海上的商船,拿破仑战争期间,因战事吃紧,连美国商船上的水手都是强征对象,1807年甚至跑到美国军舰“切萨皮克号”上抓人 。
陆军在外作战时获取的食物也好得有限,而且费劲力气供应前线或者抢掠到的食物,也非常容易腐败变质 。这一切都在呼唤一种更好的食物的出现 。1795年为了改善战时军人的伙食,法国政府悬赏1.2万法郎,征求一种便于长期贮存和运输食品的方法 。最终拿到赏金的是一位名叫尼古拉·阿佩尔的厨师,受益于平时的经验,经过长期的实验,他发现将处理过的食物装进广口玻璃瓶中,再用软木塞封住瓶口,放进沸水中加热一定的时间,再次用细绳和蜡将瓶口彻底密封,既可长期保存食物风味不变,还便于运输存储 。1810年这种方法通过了法国政府的验收,尼古拉拿到了这笔相当于今天150万人民币的赏金,同时也同意不在法国申请专利 。不过就在当年8月英国商人彼得·杜兰特就以几乎完全相同的技术在伦敦从英王乔治三世手中拿到了专利许可,1812年又以1千英镑的价格将这项专利卖给了布莱恩·唐金和约翰·霍尔 。两人将这项技术进行了改良,用镀锡铁罐代替了玻璃罐,并在伦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罐头厂,1813年就开始给英国海军供应罐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