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潘杰希尔的雄狮”,一个让毛主席军事思想闪耀阿富汗战争的男人( 三 )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关于游击战的论述只是给了他战术上的指导,真正让他脱胎换骨的是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论述 。马苏德在这一点上运用的非常出色 。
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潘杰希尔的雄狮”,一个让毛主席军事思想闪耀阿富汗战争的男人
文章图片

马苏德和阿富汗早期的其他游击队相比,有一点非常不一样,那就是注重根据地建设,注重民为兵之本 。在那个乱世,马苏德并不是单纯的反苏,也不是像有些游击队那样趁机当个草头王,他最关心的是始终是潘杰希尔地区老百姓的健康和教育问题,在他的主持下,游击队在潘杰希尔建立了很多医院和学校 。而且他主张男女平等,在潘杰希尔取消了阿富汗常见的童婚,并且不允许歧视妇女 。毛主席的那句名言:“妇女能顶半边天 。”在潘杰希尔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青壮年男子纷纷加入游击队,而妇女们承担起来游击队后勤保障和传递情报等工作的重任 。
马苏德的美名也传遍了阿富汗,阿富汗的老百姓因此把潘杰希尔山谷称为:“阿富汗最后一个宽容的角落 。”
在潘杰希尔,马苏德的游击队得到了老百姓绝对的支持,苏军则像聋子和瞎子,苏军走到任何地方都有老百姓给游击队通风报信,都有老百姓给游击队提供掩护和支援 。而苏联人则寸步难行,根本无法在潘杰希尔立足 。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在评价第7次对马苏德的围剿时评价:“我们搞不清楚游击队获取情报的能力以及他们之间如何通信联络 。而敌人能轻易知道了阿富汗和苏联军队的各种行动 。”
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潘杰希尔的雄狮”,一个让毛主席军事思想闪耀阿富汗战争的男人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马苏德的游击队还带有一些人民军队的影子,虽然没有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军纪相当好,官兵之间的地位也相对平等 。而且马苏德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优待俘虏的论述,他的游击队很少有虐待战俘的情况,而且还积极给他们做政治思想工作 。这一点,在被俘的政府军转为加入他的游击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被俘的苏军士兵也受到了感召,马苏德的两个贴身保镖就是被俘的苏军伞兵 。
从毛主席的著作中,马苏德还学到了统一战线的关键作用,他一直亲力亲为劝阻阿富汗各个派系放下仇恨和对立,这也让他得到各个部落的广泛支持,无论是塔吉克族、还是普什图族、或是乌兹别克族都对他表示信服 。
阿富汗战争虽说是苏联的噩梦,但实际在战术上,苏军基本上都是胜利方,苏军的战术水平是相当高的,赢得了绝大部分的战斗胜利,大部分游击队其实并不是苏军的对手 。但潘杰希尔对于苏军来说,却是个梦魇之地、伤心之地 。
20世纪60和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无数的年轻人是毛主席的粉丝,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毛主席那句著名的论述:“兵民是胜利之本 。”
【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潘杰希尔的雄狮”,一个让毛主席军事思想闪耀阿富汗战争的男人】只有人民,才是胜利的根本,是胜利的真正源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