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甲午海战之败,为何说主战的翁同龢难辞其咎?其后人如今已是美籍( 二 )


王伯恭被这句话陡然惊醒 , 明白了翁同龢的真正意图 , 便不再言语了 。
甲午海战|甲午海战之败,为何说主战的翁同龢难辞其咎?其后人如今已是美籍
文章图片

所以 , 翁同龢一力主战虽然风骨尽显 , 却终究不是一个从大局出发的明智之举 。
翁同龢为官有余却谋国不足
翁同龢针对李鸿章的 , 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一直贯穿了甲午海战前后 。王伯恭所言非虚 , 翁同龢具备公报私仇的能力和动机 , 他与李鸿章有很深的私怨 , 他的诸多做法也都印证了王伯恭的记载 。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 , 翁同龢就已经对李鸿章怀恨在心 , 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时任安徽巡抚 , 身为巡抚 , 却在定远被围之际 , 居然弃城逃跑 , 李鸿章因此上奏折弹劾翁同书 。
封疆弃守之罪本来就是重罪 , 翁同书最终被谪戍新疆 , 本来翁同书有罪在先是事实 , 被罚谪戍新疆也已是法外开恩 , 翁家不该有什么不满 , 但翁同龢却不这样认为 , 他将自己兄长的处境全部归咎到李鸿章身上 。
光绪皇帝很了解自己的老师 , 也曾用话语点过翁同龢 , 李鸿章与他都是朝廷的重臣 , 当摒弃前嫌 , 共同为国效力 。
可惜 , 翁同龢显然没有听进去 , 他在此后与李鸿章打交道期间 , 多次公报私仇 , 我们且举些甲午海战前后的事例 。
北洋海军是清末花费重金组建的一支军事力量 , 更是李鸿章手底下最近代化的一支武装力量 , 为了组建、经营、维护这支力量 , 李鸿章费了不少心血 , 其中不仅仅是船只武器 , 还有人员的配备 。
北洋海军中最得李鸿章器重的人当属丁汝昌 , 他是李鸿章的得力干将 , 具有丰富的海军经验 , 正因如此 , 他也成为翁同龢针对李鸿章的重点对象 。
每当丁汝昌有军事行动 , 若无功而返 , 则会在朝堂之上遭清流痛骂浪费军费开支;若战果不佳 , 则有三五言官上奏弹劾 , 称战败之因非水军不利 , 而是提督丁汝昌无能等等 。
丁汝昌前方寻找战机 , 后方日夜布置水雷抵御外敌 , 朝堂之上又要疲于应付清流派的攻击 , 身心疲惫之下 。
甲午海战|甲午海战之败,为何说主战的翁同龢难辞其咎?其后人如今已是美籍
文章图片

丁汝昌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 在如此艰难的困境之时 , 曾经也发过怨言 , 表达其不惜己身 , 愿意战死沙场的态度 , 也表达了身心疲惫 , 清流使其不堪重负的哀怨 。
迨事吃紧 , 不出邀击 , 固罪;既出 , 而防或有危 , 不足回顾 , 尤罪……
翁同龢带给北洋海军的压力 , 远远不止海军将领方面 。
1888年 , 这一年的北洋水师更名北洋海军 , 经过清朝的多年努力和李鸿章的苦心经营 , 北洋海军的战斗力在这一年达到巅峰 , 被誉为亚洲第一海军 。
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 , 却在这一年向光绪递交了《请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 , 申请停止北洋海军进口船炮的军费 , 理由则是“治理黄河经费不敷” 。
事实上呢?是谁占据了被该更新北洋海军船炮的军费呢?慈禧!
慈禧为了修筑颐和园用于享乐 , 又恰逢她办“六十”万寿庆典 , 导致国库空虚 , 军费紧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