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春秋历史上的十六次关键性战役
春秋,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大乱世之一,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养成期 。作为乱世,自然无法避免有许多战乱 。那时候,戎狄入侵,周天子权威尽失,各诸侯国自行其是,于是乎,战乱频繁,国家动荡,而许多有志诸侯,开始了吞并弱小,富国强兵之路,争相竞逐诸侯王的宝座 。
既然谈到争霸,那自然就不可避免要东征西讨,既要抵御戎狄,又要替天子讨伐不臣,于是战争规模就越来越大,重要性战役也就越来越多,很多场战役能决定一国之兴盛或者衰亡,决定天下诸侯未来的走向 。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春秋时期,那些极为重要的关键性战役 。
文章图片
4、泓水之战
历史上著名子鱼论战就是指这一场战役,公元前643年,这一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霸主地位失去 。自公元前639年,围殴了依附楚国的小霸郑国之后,宋襄公似乎以霸主之态自居 。
公元前638年,楚成王率领崛起的楚国大军北上,争霸中原,而宋襄公作为中原强国的君主,帮助齐国敲定继承人的大国之主,自然也想要称霸中原,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率领实力不如楚军的宋军,迎战北上的楚军 。宋襄公很早就布阵于泓水北侧,严阵以待 。楚军晚来,渡河前来会战 。
然后,就发生了子鱼论战中的一幕,宋襄公不愿趁楚军半渡而击,也不愿意趁楚军渡河未列阵时而发起攻击,最后,等到楚军列阵完毕,宋襄公方才与楚军正面交战,结果一战大败,襄公重伤,不久死去 。
此战,不仅宋国失去了争霸的实力,而且,黄河以南没有了能抗衡楚国的强国,中原各国相继依附楚国 。一直到晋文公带领晋国崛起之后,才将楚国压了回去 。
文章图片
5、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在上代霸主齐桓公去世,有意争夺霸主之位的宋襄公也死之后,天下只剩下两个超级大国,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晋国,他们之间隔着中原的周王室和众多诸侯小国 。两国为了争夺在这些小国之间的话语权,必定会有一场一决雌雄的大战,于是乎,城濮之战到来 。晋文公统帅着诸侯联军,与楚军在城濮附近相遇 。
晋文公通过退避三舍,避开楚军锋芒,并将轻敌冒进的楚军引入包围圈,然后歼灭了楚军两翼 。楚军主将子玉见两翼失败,不得不停止进攻,率军后撤,楚军得以不败 。晋军则挫败了楚军,彻底扭转了在争霸中的劣势,此战也奠定了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础 。
6、崤之战
晋文公去世之后,经过秦穆公治理的秦国想要东出争霸中原,晋国正处于政权交接的混乱时刻,但是晋襄公在先轸的劝诫下,决定率军迎战 。公元前627年,百里奚之子,孟明视率军打算奔袭郑国 。晋军在秦军东出必经之路崤山设伏 。
秦军未能防备,大军行进到险隘之处,被晋襄公和先轸率领的晋军堵住了出口和退路,在险隘之间,秦军被全歼,主将孟明视被俘虏 。
此战的意义在于,秦国失去了东出争霸中原的可能,被晋国完完全全关在了崤山以西的关中地区 。秦穆公只能向西发展,称霸西戎 。
7、邲之战
春秋前中期,中原两大超级大国晋楚之间的第二次大战 。公元前597年,晋国已经称霸三十余年,在晋灵公时期的一顿瞎操作之后,晋国国力下降,虽然晋景公时期,有所恢复,但是已经不如楚庄王和孙叔敖带领下大幅迈进的楚国 。
楚国为了北上争霸,数次征伐晋楚之间的墙头草郑国 。晋国派荀林父率军再次救郑,双方对垒于邲 。楚国先示弱,提出请和,麻痹晋国,晋国上当 。和谈之际,然后楚军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晋国,打算引晋军出战 。晋军再度上当,然后邲之战爆发,楚军和晋军进行了一场血战,最终结果是,晋军战败,但是并未受到太多的损耗,楚军战胜,但是也有着一定的损耗 。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