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本文在我的微博首发,然后有朋友在公众号抢先发了,所以这里没有设原创 。原文为一个整篇,这里拆成三篇并添加了一些新内容 。)
迄今为止,我们对于史前中亚的了解非常有限 。尤其是在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入侵之前(公元前6世纪晚期),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这片土地的文字记载 。根据考证,中国的一些古籍(如《穆天子传》、《山海经》)似乎确实记载了中亚的一些古老风土,但它们成书的年代却晚得多 。
现在我们对中亚青铜时代的了解多数来自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各类文物(包括大量非法盗掘并流散市场的) 。这段历史中出现的最重要的定居文明被称为BMAC(全称巴克特里亚-马尔基亚纳考古复合体 = 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y Complex);因为其核心区域在阿姆河(Oxus river,或Amu Darya,中国汉代称妫水,后又称乌浒水)流域,所以也称为阿姆河文明(Oxus Civilization) 。
巴克特里亚位于今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土库曼斯坦东部和塔吉克斯坦西部,是中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也是后来希腊化巴克特里亚王国(公元前200年前后)的所在 。汉代史料中的“大夏”,以及后来的吐火罗斯坦指的也是此地 。但是用大夏称呼BMAC显然是不妥的,两者的年代差距足有2000年了,而且还有个马尔基亚纳呢 。马尔基亚纳大概相当于今土库曼斯坦东南的马尔基亚纳省,其首府古称梅尔夫或木鹿 。
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文章图片

典型的BMAC镂空铜印
然而,此类铜印最早的形式却非镂空,而是实心的阳文印章,其铸造工艺和镂空铜印差别不大,只是没有铸透,纹饰通常较为简单,但也有略微复杂的几何和动物纹饰 。
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文章图片

典型的BMAC实心阳文铜印,大英博物馆收藏
实心阳文铜印中不少类型远在那玛兹加IV期就开始流行(最早的可以到公元前2800年,按Salvatori),但考虑到其整体的内部关联以及和镂空铜印之间的关联,此处不妨称之为“BMAC文明实心阳文铜印” 。
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文章图片

BMAC实心阳文铜印(背面),大英博物馆收藏
有学者猜测有着厚实外层的铜印流行年代更早
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文章图片

BMAC实心阳文铜印,动物题材,大英博物馆收藏
BMAC实心阳文铜印的流行区域远远超过巴克特里亚和马尔基亚纳,主产地还包括了伊朗东部,覆盖范围向南到阿富汗、印度河谷,向西一直到土耳其和叙利亚,向东到鄂尔多斯草原和塔里木盆地都有发现【注2】 。
如:斯坦因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迄今有记录的唯一一枚实心阳文铜印,或许更多的还深埋地下 。
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文章图片

斯坦因发现于“库车”(塔里木盆地)的阳文铜印
采自【Baghestani 1997】
BMAC镂空铜印的流行年代较实心铜印晚,多在那玛兹加V期的中后期至VI期早期,既BMAC文明的鼎盛期间 。流行的地域也相对较狭窄,主要为巴克特里亚、马尔基亚纳和伊朗东部 。
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文章图片

各种BMAC镂空铜印,来自佳士得拍卖
BMAC镂空铜印的制作通常较实心阳文铜印更为精致,体量也更大 。而其中尤以巴克特里亚地区出土的镂空铜印最为精美,许多表现神人、神女题材,以及复杂的连缀动物花纹的印章俱出于此 。
印章|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