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晚清最悲哀的一位大臣,死前让后人千万提防一个国家,却不是日本

“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 。王爷,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这是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马关条约》说的话 , 每每读此处 , 泪目 。
晚清|晚清最悲哀的一位大臣,死前让后人千万提防一个国家,却不是日本
文章图片

其实说是他签订的 , 实在是冤枉他了 。慈禧太后要签订《马关条约》 , 李鸿章只是替慈禧太后背了黑锅 。整个大清朝已走向没落 , 李鸿章只不过不幸的成为了慈禧的炮灰 , 身为朝中重臣 , 他有自己的无可奈何 。李鸿章说到底只是一介臣子 , 他无力摆脱这沉重包袱 。他妥协了 , 不因日本人的恐吓 , 不因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而因中国内部的压力 。
签约是肯定的 , 但在具体条款 , 他还在坚持 。他挨了一枪 , 抵了一亿两白银 , 却两次沦为国人眼中的汉奸和卖国贼 。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 , 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 , 只有迁都陕西 , 和日本长期作战 , 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 , 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 。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
晚清|晚清最悲哀的一位大臣,死前让后人千万提防一个国家,却不是日本
文章图片

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 。王爷,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这是晚清第一重臣对随同王爷说的话 , 每每看到此处 , 泪目 。
悲痛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 , 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 。个中苦痛、无奈又有几人能知?
为了国家他可以强硬到不怕死 , 也可以“软弱”到放下他高贵的重臣架子 。
李鸿章一生有勇有谋 , 敢作敢当 , 是晚清的顶梁柱 , 只可惜帝国黄昏 , 孤臣一哭 , 大树飘零 , 有心杀贼 , 无力回天 。当时的清朝积重难返 , 李鸿章扛起晚清半边天 , 每次承担的都是帝国最不堪之事 , 难怪梁启超后来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 。”
晚清|晚清最悲哀的一位大臣,死前让后人千万提防一个国家,却不是日本
文章图片

直到他临死之际还心心念念国家 , 留下了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 ,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 诸君莫作等闲看” 。
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 心力交瘁的晚清重臣李鸿章很快也就撒手人间了 。临终前对身边人说:“西方列强 , 唯俄罗斯有亡我之心 , 不可不防” 。李中堂虽然老矣 , 但是却还是看的清楚 , 俄罗斯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晚清|晚清最悲哀的一位大臣,死前让后人千万提防一个国家,却不是日本】11月8日出版的英国《泰晤士报》 , 用了足足两个整版的篇幅 , 详细介绍了李鸿章的生平 。美国驻华使馆降半旗表示致哀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听闻此消息均“哭失声” , 赠太傅 , 晋一等肃毅侯 , 谥文忠 , 赐北京建祠 。清代汉人官员北京建祠者 , 仅李鸿章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