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刘禅投降曹魏是怎样度过余生的?他过得很安逸,可是害惨了子孙!
【刘禅|刘禅投降曹魏是怎样度过余生的?他过得很安逸,可是害惨了子孙!】蜀汉后主刘禅东迁洛阳之后,应该过得还不错 。只是,让刘禅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东迁,最后竟然害的自己子孙绝灭,够惨吧 。
文章图片
这绝对是刘禅的肺腑之言,应该不是矫揉造作的 。我们稍后分析其中的原因 。
旁边的郤正听到了,在酒宴后专门求见刘禅 。郤正告诉刘禅,如果司马昭以后再问同样的问题,就回答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然后,闭上眼睛,做出哀伤的表情 。
别说,刘禅还真听话,而司马昭也非常配合 。不久,司马昭再次问刘禅,思蜀否?这次,刘禅果然按照郤正所教的一一照做 。
实际上,司马昭早已经派人将刘禅君臣给监视了起来,特别是刘禅,更是监视的重点对象 。司马昭早就知道了郤正跟刘禅说过什么,就说:“何乃似郤正语邪!”这不是郤正说的话么 。
刘禅一脸惊讶:“诚如尊命 。”你咋知道的呀?
好吧,这刘禅是聪明,还是比较呆滞呢?个人觉得是后者 。
刘禅养尊处优惯了,他对于大臣的要求,通常也都是有求必应,很难有自己的决断 。之所以如此,跟他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应该有很大关系 。
文章图片
刘备在世时,刘禅要绝对服从刘备的 。而诸葛亮主政时,他又要绝对服从诸葛亮的 。蒋琬、费祎等人,也都是强势人物 。特别是诸葛亮,应该一直在给刘禅灌输绝对正统的道德观念 。所以,刘禅的表现,应该就是他的本性,本来就是这么一个“诚实”的人 。通俗点说,刘禅被教育傻了 。
一个“诚实”的“仁者”,可能治理好国家么?恐怕只会被人骗,刘禅就是如此 。如果刘禅真的很有城府,很有主见,那他就不至于被黄皓欺骗,落到最后亡国的地步 。反而会真的如诸葛亮所说,亲贤臣,而远小人,将蜀国治理的蒸蒸日上 。
可是刘禅,并没什么心机,更不要说智谋了,他只贪图享乐,所以,当辅佐他的能力较强的权势人物,一个个去世之后,蜀汉很快就衰亡了 。
而刘禅在投降八年之后,薨逝于洛阳,年六十四岁 。当时江东未灭,晋武帝司马炎就给刘禅加谥号思公 。
文章图片
刘禅得了善终,可是他的兄弟、子侄呢?可是有五十余人呀 。
据《蜀世谱》所载:“璿弟瑶、琮、瓚、谌、恂、璩六人 。蜀败,谌自杀,余皆内徙 。值永嘉大乱,子孙绝灭 。唯永孙玄奔蜀,李雄伪署安乐公以嗣禅后 。”
刘璿是刘禅的长子,刘永是刘禅的庶弟 。
刘禅共有七子,三子刘琮在蜀汉灭亡前一年去世;五子刘谌在刘禅投降时,自杀;长子刘璿在钟会作乱时被杀 。其余在世的子孙,全部被迁到了洛阳 。
刘禅死后,六子刘恂承袭了安乐公的爵位 。可是,在永嘉之乱时,他们全部被杀了 。也就是说,刘禅最终连他自己的后代都没能保住 。
幸好,刘禅还有两个庶弟,刘永和刘理 。刘理早逝,刘永跟随刘禅迁到了洛阳 。刘备所有后人中,只有刘永的孙子刘玄,在永嘉之乱时,逃了出来,并返回了蜀川 。当时,成都已经被氐人李雄所占 。李雄建立了成汉,接纳了刘玄,这才给刘备留下了唯一的血脉 。
如果当年刘禅没有“乐不思蜀”,而是强烈要求返回蜀川,可能就不会是这个结局了 。至少,应该可以给刘备留下更多的血脉吧 。
推荐阅读
- 姜维|历史探秘:从邓艾和姜维屯田,看曹魏与蜀汉的兴衰
- 张郃|《三国演义》后期,张郃在木门中箭而亡后,曹魏还有多少名将?
- 三国|三国有八位“征虏将军”,蜀汉一位,东吴三位,曹魏四位!
- 诸葛亮|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
- 曹魏|东吴有三位“镇南将军”:一位被杀,一位投靠曹魏!
- 曹魏|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 南宋|战场上弹尽粮绝时,为何西方大多会投降,东方大多同归于尽?
- 晋朝|晋国扫灭东吴,孙皓投降,三国重归一统
- 刘禅|三国正史中,刘禅真的昏庸无能吗?
- 张飞|张飞: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魏众将为何不敢上,张飞身份大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