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品|商家偷天换日,聚划算的隐秘忧患
文章插图
?新熵原创
作者|于松叶
编辑|潮声
如果9年前聚划算高管不出事,阿里可能不会失去下沉市场优势。
2010年春天,团购大战拉开序幕,美团网、糯米网等团购网站破土而出,挑战着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旧秩序。
敏锐的阿里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开始着手自己的团购业务。2010年9月,淘宝聚划算上线,而后的2011年,是聚划算战绩颇丰的一年,其成交金额达100亿元,占了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如果按照既定的轨道,淘宝的团购业务会平稳发展,甚至不会给几年后一个叫做拼多多的产品诞生的机会。然而2012年初,巨大的阴云笼罩在了聚划算上空。
2012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免去时任聚划算总经理的阎利珉的职务,并对外解释称,自2011年年中起,有关聚划算在招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甚至有小二谋取不当利益的举报接连出现,内部调查已证实部分举报内容。
被免职4个月后,阎利珉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这是淘宝反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也使得初具规模的聚划算元气大伤,在而后的几年里山河日下。
面对2015年之后迅速崛起的拼多多,阿里系电商难以淡定。2019年,淘宝宣布复兴聚划算,以争夺下沉市场。如今两年过去,聚划算虽然有亮眼成绩,但是却未能遏止拼多多的持续成长。
聚划算被困在了阿里系电商自身的流量池中,难以从外部引入更多“水源”。更严峻的是,作为阿里系电商下沉市场战略排头兵的聚划算,似乎有重蹈覆辙之势,那些隐秘的角落,正在吞噬毫不设防的消费者们。
目前,消费者在公开渠道对聚划算的负面反馈,主要有两类:一是山寨品牌通过聚划算的规则漏洞和平台背书,将山寨产品堂而皇之地卖给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另一类问题是商家在优惠活动中弄虚作假,透支消费者信任的问题。至于聚划算,在审核、售后和规则制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成为淘宝重夺下沉市场的无形阻碍。
「新熵」将就两类问题分别进行剖析,本篇为聚划算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集中论述第一类问题。
商家偷天换日假货、山寨是淘宝近几年最不想沾到的字眼。淘宝和假货之间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十年有余。2008年,平台假货问题日益尖锐之时,淘宝推出卖家举证制度;2010年,淘宝成立“消费者年”,和所有卖家共建网规;2013年,淘宝上市前,其打假力度空前,出台的打假新规强调,售假情节严重的卖家将面临直接关店的处罚。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自此以后,淘宝对于假货问题,变得异常敏感。2015年,面对工商总局的有关淘宝网正品率低下的监测报告,淘宝小二刚硬回怼,质疑抽检程序违规;2016年,面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淘宝列入“恶名市场”(NotoriousMarket)名单的行为,阿里方面依然持否认态度。
每次被重要部门或机构因假货问题点名之后,淘宝的打假政策就会更严苛一些。但诡异的是,每次打假劲头一过,商家就会拿出新的对策。例如淘宝在重点整治低价的山寨品牌商品之后,商家便纷纷将LOGO打码,以规避风险。
但面对售假成本日益变高的局势,也有商家另辟蹊径,将假货稍加改动,套上自主品牌的外衣。然后,这些和知名品牌高度雷同的山寨品牌,涌进了聚划算。
由于聚划算门槛较高、倾向于扶持品牌商品,所以具备一定的背书能力。这样一来,和知名品牌在名称和包装等方面高度雷同的山寨品牌过审聚划算之后,会让消费者误认为是知名品牌产品。另一方面,这些山寨品牌也在商品标题、详情页等方面大打擦边球,让消费者进一步误认为是知名品牌正品。
推荐阅读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商家|网购衣服7天内退货被拒,女子多次反映未果,商家晒出数据打脸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商家|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淘宝|拼多多的东西为啥那么便宜?知情商家说出原因,满满都是“套路”
- 内衣|电商家坦言这5类商品,最好去实体店买,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 注册商标|商家用“舟山带鱼”近似商标开网店被浙江舟山行业协会起诉
- 商家|戴珊上任“第一把火”:淘宝和天猫合体,利好中小商家
- 商家|揭晓电商圈子神技,9.9包邮宝贝背后到底如何致富,结局出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