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马家军抗战:转战千里,马刀削得日军不敢冒头,但背后手段不磊落
数战绥西,马鸿宾誓死御敌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以“兵谏”的方式,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日的又一个关键时期 。
长期割据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军阀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也主动声明抗战决心,表示愿意兵出西北,参加抗日 。而在“西北三马”中,马鸿宾最具抗日精神,也是最早率部高举起保家卫国的大旗,他曾在81军军官训练班的开学典礼上说道“军人要时刻记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保家卫国,尽职守则,要坚定与阵地共存亡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
文章图片
骑一师转战千里,历经大战,一些日伪军甚至听到“马胡子军”几个字,就龟缩城内,生怕被马家军的马刀朝着自己挥下 。但因为长期坚守在抗战第一线,骑一师损失也非常惨重 。宝塔一战,数百名战士在弹尽粮绝后,因不愿被俘受辱,选择投水自尽,200余匹战马也全部损失 。
在皖北作战时期,骑一师和新四军彭雪枫部曾数次配合作战,相互间还互赠粮食布匹和枪支弹药 。而1939年春,青马第二支出省抗战的马禄骑兵第二师,虽奉命驻防同官,限制八路军的行动 。但马禄自己心向抗日,主动写信给延安,言明对八路军并无敌意,愿携手团结抗日 。为此,伟人还亲自题写“抗日英雄”锦旗一面,赠送马禄,说八路军愿意团结一切抗日友军,共同抗战 。
文章图片
抗战八年,兵出宁夏的骑一师和骑二师频繁转战,一直身处抗战前线,部队伤亡近万人 。马家军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值得后人称赞的 。西北儿郎,为国为民 。
马家军抗战功勋不可磨灭,但马步芳绝对不是英雄
马家军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功勋,保家卫国的精神更是为后世敬仰,但作为马家军掌门人的 “西北三马”,除了马鸿宾真心抗战,为国为民前后奔走外,另外两位马步芳和马鸿逵却绝对算不上抗战的英雄 。
文章图片
自抗日战争爆发到胜利,马步芳和马鸿逵虽都出兵参与抗战,但他们的举动,很大程度并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是属于纯粹的利己 。
一:妥协、观望,全无主动抗战之心
抗战爆发后,各地子弟兵纷纷主动请缨,希望上到前线保家卫国 。穿得破破烂烂,拿着79步枪和大刀长矛这样原始武器的川军,更是穿着草鞋走出了百里蜀道 。而与之相对的,是西北诸马面对迫近的日军,一直采取妥协和观望的态度,力求不与日军产生任何冲突,完完全全学起了当年东北军的那套 。马步芳等人奉行的准则就是,日军不进西北,马家军不谈抗日 。
文章图片
在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前后,马步芳等人更是首鼠两端,在各大势力间圆滑处世,只求保存实力,没有为支持抗战说到半句话 。西安事变的结果是“逼蒋抗日”,但也是“逼马抗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全民族抗战的情绪推到了最高潮,东北军、西北军也都投入到抗战之中 。马步芳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马家军成为唯一消极避战的部队 。
所以张学良尚且能用一场“兵谏”为自己曾经的不抵抗挽回些颜面,但完全是被“逼”抗日的马步芳和马鸿逵,则不敢说在抗战前期为国家做出了半点功勋 。
二:保存实力,如意算盘打得比猴还精
抗战八年,作为一方诸侯的马鸿逵,只出兵2个骑兵旅和1个步兵旅 。而马步芳组建的骑一师是由地方民团拼凑而成 。“二马”在出兵抗战的问题上,都是选择派出少量部队,而将麾下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全都留在了地方 。
推荐阅读
- 抗日战争|此人是抗日英雄,娶了40个老婆,83岁而终,骨灰至今未下葬
- 抗日战争|幸存者回忆集中营生活:被虱子咬死,被抽血抽死,2万人只剩2千人
- 西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与马家军的血腥较量
- 苏联_历史|抗日战争时,日本为何野心膨胀,去招惹没把握打赢的苏联和美国
- 蒋介石|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成立的五大行营,都是哪位国军大佬任主任
- 清朝|清朝都能造3900门山野榴炮:为何抗战时期反而一门山炮也没生产?
- 日军|抗日战争,三个日本兵就能占领一座县城?日军单兵实力究竟如何?
- 秦基伟|西北马家军俘虏了秦基伟,有叛徒来告密:他是团长,不是伙夫
- 日军|抗战初期,缴获日军罐头便可以享受美味,为啥后来我军一吃就吐?
- 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