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马家军抗战:转战千里,马刀削得日军不敢冒头,但背后手段不磊落( 二 )
文章图片
马步芳和马鸿逵作为割据一方的军阀,骨子里最看重的只有地盘 。所以在国土沦丧的关键时期,他们宁愿将主力留在西北放马,也不愿让他们上前线 。因为一旦将手中的底牌全部折在抗战中,二马就丧失在地方的话语权,这也是他们保存实力的根本原因 。马步芳还曾给马彪下达命令“相机行事”,暗示其在前线不要把部队拼光,能不打就不打 。即想贪抗战之功,也要保存实力,二马怎谈英雄?
三:阻挠爱国青年,拿着万民伞发国难财
青海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以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为中心的 。他们在全省组建“学生抗日义勇军”,创建刊物宣传抗日,为前线将士募捐,将百姓的抗战情绪推向了高潮 。但马步芳和马鸿逵对待学生们的举动,表面上予以肯定,私下里却种种刁难,打击和阻挠 。作为“山大王”的二马,并不想看到这种高涨的爱国情绪把西北百姓全都送到前线去抗日,而自己成为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 。
在骑一师皖北作战时期,马步芳还让马彪暗中包庇走私,从中牟取暴利,大发国难财 。拿着百姓送的万民伞,却又在欺诈国难当头的老百姓,骑一师的尴尬地位,只能说是马步芳一手造成的 。
【抗日战争|马家军抗战:转战千里,马刀削得日军不敢冒头,但背后手段不磊落】总而言之,马家军于抗战,有功,且有大功 。但西北二马,却绝对算不上真正的抗日英雄 。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奋不顾身的那种的豪情,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得到体现 。而历史的投机,却又成了他们的惯用的手段 。
推荐阅读
- 抗日战争|此人是抗日英雄,娶了40个老婆,83岁而终,骨灰至今未下葬
- 抗日战争|幸存者回忆集中营生活:被虱子咬死,被抽血抽死,2万人只剩2千人
- 西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与马家军的血腥较量
- 苏联_历史|抗日战争时,日本为何野心膨胀,去招惹没把握打赢的苏联和美国
- 蒋介石|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成立的五大行营,都是哪位国军大佬任主任
- 清朝|清朝都能造3900门山野榴炮:为何抗战时期反而一门山炮也没生产?
- 日军|抗日战争,三个日本兵就能占领一座县城?日军单兵实力究竟如何?
- 秦基伟|西北马家军俘虏了秦基伟,有叛徒来告密:他是团长,不是伙夫
- 日军|抗战初期,缴获日军罐头便可以享受美味,为啥后来我军一吃就吐?
- 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