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三国时期的东吴,总共经历了四个皇帝,分别是孙权、孙亮、孙休与孙皓,因为孙皓是最后一位皇帝,东吴的大业就是在孙皓手上被司马炎抢走的,所以后人大多认为东吴灭亡的本质原因,就是孙皓过于荒唐 。
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么?结合历史来看,孙皓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关于东吴的灭亡,孙皓并非罪魁祸首,而是这个被后世称之为“一世英名”的大人物,他究竟是谁呢?
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文章图片

总而言之,此时的孙皓再也没有当年刚继位时的英明神武了,他彻底变得昏庸,国内哀鸿遍地,人们对孙皓的统治越来越不满 。公元279年,司马炎抓住东吴内部问题严重的关键时机,派镇军将军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戎、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等兵分六路大举伐吴 。
公元280年,当司马炎的军队到来之际,孙皓丝毫没有反抗,直接听从胡冲的建议,效仿当年蜀汉灭亡时的刘禅,率领太子孙瑾等21人打开城门宣布投降,就这样,东吴彻底灭亡,司马家族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 。
孙皓投降后,被带到洛阳,后来司马炎没有将其杀掉,封他为中山王、归命侯,让孙皓在西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时光,在这四年时光里,孙皓照样发生了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
比如孙皓投降司马炎之后,西晋权臣贾充嘲讽他“凿人眼目,剥人面皮”之事时,他却理直气壮道:“人臣弑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孙皓觉得之所以他会那样做,并非是自己的错误,而是因为作为自己的大臣,居然想要弑杀自己,这就是一种不忠不义的行为,对其采取这样的处罚完全是咎由自取,没有任何不妥 。
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文章图片

在孙皓的眼里,杀人从来不会考虑手段到底是不是过于残忍了,也不会考虑对待大臣以及百姓的方式是不是残酷了一些,他只会考虑的是,这个大臣有没有做错事,只要做错事了,就必须对其进行残忍惩罚 。
换言之,孙皓对于别人的生命,是处于一种漠视的状态,他甚至觉得杀一个人就和杀其余动物是一样的,这种想法让人不寒而栗,然而更加糟糕的是,孙皓对待别人的生命漠视之余,对待自己的生命同样漠视 。
当司马炎让他作《尔汝歌》,想要侮辱他时,他立即举杯唱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言辞举动之间,孙皓丝毫没有羞耻之心,也不害怕司马炎,对司马炎决口不提一个君字,他完全不担心司马炎会不会因此被惹怒而杀掉自己 。
要是结合孙皓的很多行为来看,我们就会逐渐明白一个问题,孙皓后期之所以变得那么昏庸,其实并非是他想要昏庸,而是因为孙皓压根就不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他心中,不管是杀害别人还是自己,都是一件很普通而且简单的事情,他对生命,对人生没有任何敬畏,将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当成理所当然 。
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文章图片

明明前期的孙皓还是一个明君的样子,为何突然之间就会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昏君并且自己还不以为然了呢?事实上在孙皓的昏庸之后,隐藏着一个幕后推手,他才是孙皓昏庸以及东吴灭亡的罪魁祸首,尽管很多人认为他一世英名,但在历史面前,他无处可躲 。
孙皓昏庸背后的推手
今天我所要说的这个拥有一世英名的幕后推手,其实就是东吴的第一个皇帝孙权,也许说出答案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那么下边我就跟大家来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