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二 )


孙皓之所以会变成后来那种昏庸的模样,背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人引导自己,比如自己的父母就是引导自己的最佳人选;另外一方面是孙皓深受生长环境所影响,导致他不能明辨是非 。
对于第一个原因而言,毫无疑问是孙权所导致的,孙权原本已经立了孙皓的父亲孙和为太子,并且孙和在太子之位上也算是表现良好,可是孙权总是听信小人谗言,三番五次动摇对孙和太子之位的决心,导致孙和当太子的那些年,既要面对外部各种夺权势力的干扰,又要关注父亲孙权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久而久之,孙和整个人都快要瓦解了 。
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文章图片

就在这种严重不健康的环境下,孙和最终才会承受不了压力自尽而亡,孙和当时的处境,和唐朝李隆基时期的太子们有很大相似之处,要是稍微不注意,轻则丢掉太子之位,重则小命不保,而追究这一切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孙权自己 。
但凡孙权能够态度坚决一些,多信任太子孙和一些,少听信别人的谗言一些,孙和就不会有悲惨结局,甚至要是孙和顺利继位,将会彻底改变东吴的历史,当然,孙和要是成功继位,或者说没有那么早去世,孙皓就不会从小失去引导人,在孙皓成长的道路上,也就不会走偏路 。
一旦孙皓有人引导,有了正确的三观,就算后来孙和还是把皇位传给孙皓,孙皓也不至于做出那么多荒唐昏庸的事情来了,孙皓要是没有做出那么多昏庸的事情,东吴也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
从第二个原因来看,孙皓从小生长的环境与孙权有着巨大关系,因为在孙权晚年的时候,其实已经做了太多昏庸之事,给后人的成长环境带来不可改变的错误影响,比如孙权在位期间发生的“暨艳案”、“吕壹案”、“南鲁党争案”乃至后来的党派内斗,都是孙权造成的 。
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文章图片

尤其是诸葛恪、孙綝等人的内斗,当时孙权尚且在世,这种内斗已经严重影响到皇权接班人的选择上了,孙权还无动于衷,导致最终孙和被逼自尽,就算孙亮继位,铲除掉诸葛恪,很快孙綝又专权,铲除掉孙綝,还有其他人专权 。
【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整个东吴的政治环境,在孙权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搞乱了,他留给后人的环境一点不适合生存,只会导致后人内斗或者为了争夺权力尔虞我诈、草菅人命,西晋的灭亡就是类似的原因,一旦一个恶劣的环境形成了,将会直接影响到后来几代乃至十几代人,一个国家的兴衰更是息息相关 。
在东吴发生这么多惨绝人寰的事件时,年幼的孙皓都是亲眼目睹的,在孙皓眼里,杀人和内斗本来就是一种常态,所以等到孙皓继位之后,草菅人命他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就像一个人从小生长在贼寇之地的孩子,大家都告诉并且教你去偷东西,这个人长大之后就会觉得偷东西并不是偷,而是拿别人东西而已,一旦一个人没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那么想要改变什么,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 。
结合以上两点来看,孙皓的荒唐乃至东吴的灭亡,实际上罪魁祸首并非是孙皓本人,而是很多人认为一世英名的东吴大帝孙权,在孙权的错误决定下,导致孙皓父母双亡,从而失去引导人,在孙权的不作为下,导致内斗严重,形成恶劣政治环境,以至于在其中生长的孙皓无法明辨是非,做出更多惨绝人寰、毫无人道的事情 。
孙皓|东吴的灭亡,并非孙皓的昏庸所致,而是“一世英名”的他埋下祸根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