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费用|15岁的良品铺子,只见铺子,不见良品?


销售费用|15岁的良品铺子,只见铺子,不见良品?
文章插图
即将到来的8月对于良品铺子来说意义非凡,这家老牌零食企业已经陪伴了我们15年的岁月。也许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家靠卖零食上位的企业竟已有15年的历史。
“一家通过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开展高品质休闲食品业务的品牌运营企业”,2019年即将上市之际,良品铺子这样向外界介绍着自己。
然而,成立十五年之际,不管品类扩张能力还是渠道销售成绩,良品铺子都只能算是差强人意,甚至在某些挑剔的投资人眼里,远未达到他们期望那般的成长高度。而一些消费者则开始调侃,“现在的良品铺子,只见铺子,不见良品”。
良品铺子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在品类拓展及门店运营上存在哪些问题?对标其他休闲零食企业,良品铺子能否在新消费时代突出重围?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以求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良品铺子的发展现状:
1. 良品铺子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与食品安全问题。
2. 良品铺子的销售渠道布局与营销策略问题。
3. 良品铺子的品牌理念与发展水平问题。
搅局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
从2006年开始,大大小小的良品铺子门店从武汉街头开始走向全国。
我和女朋友每天饭后都要去家对门的超市逛一逛,一边消食,一边排泄白天工作中积累的负面情绪。
我们偶尔会顺手从超市拣两件正在打折的水果,而每当我打算对我心爱的零食下手的时候,她总会对我说:“别在这里买,楼下的良品铺子不比超市的好吃嘛?”
带着一丝无奈,我只好陪着女友迅速结账离开超市,来到楼下的良品铺子,然后花上比逛超市更长的时间在这不足20平米的小店再拣上几件“小零食”。这样的剧情,日复一日的在我们两个上班族的身上重现。
销售费用|15岁的良品铺子,只见铺子,不见良品?
文章插图
我和女友饭后闲逛的一亩三分地奇偶派拍摄
有时候我会好奇地问女友,除了口味之外,还有什么是良品铺子比起超市更吸引你的?
“可能超市的零食没有良品铺子看着那么有品质吧”,诚然对于很多女生来说,不管是良品铺子也好,三只松鼠等其他零食小店也好,亲民的装修风格配上极具视觉冲击的零食摆放艺术,似乎的的确确有些许比普通超市更为高档的感觉。
然而,越是好看的东西愈发具有迷惑性。近年来,围绕良品铺子产品质量问题的讨论一直喋喋不休。
以今年3月轰动全网的“良品铺子鸡肉肠生蛆”事件为代表,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问题陆续浮出水面。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共计收到的600余条良品铺子相关投诉中,绝大部分与食品安全挂钩。而面对消费者们的质疑,良品铺子官方的回应中,运用最多的话术就是“物流运输、产品包装出了问题”。
销售费用|15岁的良品铺子,只见铺子,不见良品?
文章插图
多达600+的投诉主要都是与食品安全相关
作为一家食品企业,尤其是保质期相对较短的休闲零食企业,想要完全杜绝食品安全问题难度极大,但与此同时良品铺子背后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也要为事故频出的产品生产负上很大一部分责任。
回到文章开头的第一个问题,良品铺子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沿着上文良品铺子的“自我介绍”进行追根溯源,发现不管是主打线上的三只松鼠还是标榜自身为高端食品的良品铺子都采取了代工厂加工贴牌销售的生产模式,这也意味着产品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生产环节,良品铺子缺少强有力的管控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