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标死后,朱元璋考虑过立朱棣为太子吗?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 ,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今南京故宫) , 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几天后 , 朱允炆于灵柩前即位 , 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
民间野史传闻 , 当年朱元璋召刘伯温进宫给他算命 , 算算大明江山能延续多久 , 自己能在位多长时间 。刘伯温告诉朱元璋:“陛下能在位三十五年 , 不过其中有四年被人偷走了 。”朱元璋听完哈哈大笑 , 觉得凭自己的威望什么人能从他手下将江山偷走四年 。时间来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 这一年燕王朱棣攻克应天府(今南京) , 登基为帝 , 并且为了向天下宣示朱允炆的皇位得来不正 , 宣布将朱允炆在位四年的年号全部改为洪武 , 改建文四年也就变成了洪武三十五年 , 也不知是刘伯温预言精准 , 还是民间段子手深谙内涵 。
说起明惠宗朱允炆 , 那可是历来为世人感慨最可惜的明朝皇帝之一(常年上榜的还有景泰皇帝、崇祯皇帝) 。
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 在位仅仅四年 , 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在与他的四叔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交战 。朱允炆时代在整个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宛如白驹过隙一般 , 昙花一现 。因为在位时间短 , 很多政策来不及施行 , 因而他对整个明朝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然而也就是这样一位皇帝 , 存在感极为强烈 , 明朝最初的几十年一直有建文帝出没的消息 ,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还为其上谥号“恭闵惠皇帝” , 可以说朱允炆也是明朝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 。
朱允炆一生的悲剧有人说源于其父朱标的早逝 , 如果朱标能够活到登基 , 再将皇位传给朱允炆 , 情况将大为改观 。但与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 , 如果朱标没死 , 那么朱允炆或许都不一定能当上皇帝 。
一、大明不可动摇的储君动摇了
懿文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 , 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28岁了 , 在那个年代来说已经算得上是老来得子了 。所以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特别关爱 。朱元璋重视朱标还有一个原因 , 当时的朱元璋已经算是一方小霸了 , 朱元璋农民出身 , 既然有了产业自然要传给儿子 , 所以打朱标降生起就被当作接班人来培养 。朱元璋当大帅的时候 , 朱标是少帅;朱元璋被封为吴王的时候 , 朱标是吴王世子;朱元璋当了皇帝 , 朱标就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子了 。
朱元璋|朱标死后,朱元璋考虑过立朱棣为太子吗?
文章图片

《明太祖实录》——一本经过三次修改的实录
不过如果回到当时的情景 , 会发现当时的朱元璋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地步 , 因为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有两大难题 。其一是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和嗣皇帝的关系 , 朱元璋十分担心自己死后 , 继位者管不住这些坐镇一方的藩王 。另一方面 , 朱元璋又担心嗣君可能会不顾骨肉亲情 , 为了皇位对这些叔叔痛下杀手 , 这也是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 。
朱元璋穷苦出身 , 因而格外重视亲情 , 所以即使那么多的儿子不成材 , 他也依然不忍对他们苛责 , 他朱元璋刀头舔血好不容易挣下这么一大份家业 , 他给子孙什么都安排好了 , 就希望朱家子孙能和平共处 , 健康快乐地繁衍下去 , 他在世时能够很好处理这些矛盾纠纷 , 他更希望在他死以后嗣君也能够将这一份亲情延续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