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标死后,朱元璋考虑过立朱棣为太子吗?( 二 )
如果选择朱标年幼的儿子 , 那么等朱元璋驾崩 , 年轻的侄儿如何镇住这些有虎狼之心的叔叔们 , 一旦镇不住这些王爷 , 更容易发生皇室内乱 。相反 , 如果另立长君 , 以兄制弟则会大大降低这种可能性 , 因此不能说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考虑过立长君的问题 。
除了嗣皇帝和藩王的关系让朱元璋放不下心外 , 朱元璋更放心不下武将们 。相较于嗣皇帝和藩王可能在自己死后才兵戎相见 , 朱元璋更担心继位者根本镇不住这些和他一起打过天下的悍将 。
对了这里要再提一个人 , 就是蓝玉 。蓝玉可以说是朱元璋在位后期诸将中的第一人了 。而蓝玉这个人他的出身也不一般 , 他是常遇春的妻弟 , 而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岳父 , 所以作为太子妃的舅父 , 蓝玉是铁杆外戚 , 因而朱标在世时其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 是坚定的太子党 。抛开这层亲戚关系 , 蓝玉本人与朱标的关系也极好 。
文章图片
蓝玉塑像
好到什么程度呢 , 蓝玉在朱标面前可以毫不忌讳地说朱棣有不臣之心 , 必须提防 。要知道蓝玉这已经参与到了皇室的内部事务上了 , 人家朱标与朱棣是亲兄弟 , 你一个太子妃舅父这关系远了点吧 , 一不小心就可能背上一个离间皇室关系的罪名被杀 。
但是蓝玉对此毫不在乎 , 由此便可看出蓝玉对于朱标是极其信任的 , 因而才会说出这种禁忌的话 , 并且朱标也并没有惩罚蓝玉 , 可见朱标对自己有信心 , 能压住蓝玉这等悍将 。如果朱标不死 , 还顺利登基了 , 那蓝玉一定会是朱标倚重的左膀右臂 , 但是朱标死了 , 风向大变 。
据《太祖实录》记载 , 在朱标去世三年后的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 ,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 朱元璋表示自己分封在各地的儿子都是些不成器的家伙 , 资质平庸 , 见识短浅 , 只知道吃喝玩乐 , 除了好事什么都干 , 对于国家防务等军事问题一概不知 , 完全不能承担起朱元璋对他们的初心 , 从这段话中 , 便可看出朱元璋对自己死后政治局势演变的浓浓担忧之情 。
总之 , 出于对宗室关系和驾驭武将的考虑 , 朱元璋可能有过另立长君的打算 , 但不一定是燕王朱棣 , 当时比朱棣年长的秦王和晋王也都在 , 非要立长君的话立他们两个更合理 。
朱棣不比朱标 , 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 , 他都不占据优势 , 朱元璋自己编的《皇明祖训》还在那摆着呢 , 不能啪啪打自己脸啊 , 非要强行跳过两位哥哥去立弟弟 , 到时候要是掀起什么风波 , 年迈的朱元璋能不能承受还是一个未知数 。退一万步说 , 朱元璋铁了心了就非得立朱棣 , 行不行!也可以 , 但必须等秦王和晋王都去世后才有可能 , 熬死了老大 , 老二上;老二死了 , 老三上;等老三一死 , 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到老四了嘛 。
但是秦王和晋王都啥时候去世的呢 , 秦王朱樉去得比较早 ,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就没了 , 不过老三晋王朱棡就比较坚挺 , 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才恋恋不舍离开人间 , 四个月后的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也驾崩了 。
推荐阅读
- 继承|数字遗产:死后再“社死”一次
- 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后,16个儿子结局如何?多尔衮三兄弟都是非正常死亡
- 述律平|皇帝死后皇后让大臣殉葬,大臣反击:为何你不?皇后拔刀砍掉右手
- 朱元璋|朱元璋曾下令:严禁皇族吃人参,崇祯直到上吊前才知其用意
- 朱元璋|朱元璋能当皇帝,竟然是一个道士帮了大忙,正可谓天机不可泄露
- 阖闾|皇帝给公主夹了半条鱼,公主看后羞愤自尽,死后上万民众为她殉葬
- 薄姬|刘邦死后,吕雉整顿后宫,只有薄姬幸免于难,她到底做对了什么?
- 吕雉|刘邦死后,吕后在朝堂一手遮天,看看她背后的势力才知道原因
- 李绩|李绩:演义小说里能掐会算的徐茂公,死后为何会被挖坟掘墓?
- 朱元璋|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