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皇上御赐宴席,为争主次之位,礼部和开国元勋之孙吵起来了( 二 )
因此郭勋的“主席中坐”一说 , 并没有相关证明 , 难以立足 。
礼部布置坐席“列席分坐”是按旧规执行的 , 完全符合皇帝“如旧规行”的旨意 。
文章图片
【明朝|明朝皇上御赐宴席,为争主次之位,礼部和开国元勋之孙吵起来了】第二 , 旧制应为大臣“侍宴” , 而非“主席” 。
《会典》中记载 , 国初规定恩荣宴命大臣一员“待宴” , 而非命大臣一员“主席” 。朝廷在举办大宴时 , 凡命大臣皆谓“待宴” 。
恩荣宴作为朝廷之宴 , 只有作为朝廷之尊、天下之主的皇帝才可当“主席之名” , 中席主宴之位亦只有皇帝才可 。
为臣子者谓之待宴即可 , 若称“主席” , 则有僭越、大不敬之嫌 。故此 , 正德以来恩荣宴“主席”之名不妥 , 郭勋之要求亦不合理 。
文章图片
第三 , “主席”二字大臣用之不合规矩 , “位次居中”亦无前例 。
故而席书在奏疏中向世宗请求 , 今后所有筵宴 , “大臣不许妄拟‘主席’二字 , 只名‘待宴’” , 进士恩荣宴时“钦命武臣仍坐于左 , 内阁坐右 , 读卷官按图次坐 。”
这份席书的奏章可以说条理分明 , 有理有据 , 对郭勋的质疑提出了强有力的反驳 。
文章图片
但皇帝却驳了这份奏章 , 反而同意了郭勋的“主席”请求 。
据《实录》载 , 皇帝斥责礼部不奉诏令 , 命令“自后务遵故事” 。
《名臣经济录》亦对皇帝的处理结果记载道 , 四月初四日奉圣旨:“今后待宴官中席 , 读卷官分坐 , 该部不许擅自纷更 。”
关于这场进士恩荣宴大臣侍宴座次安排的争议 , 便以“侍宴官中席”落幕 。
文章图片
世宗支持“中席主宴”的原因
读到这的各位看官可能心里也纳闷 , 这礼部按理说并没有错 , 为何反而被皇帝斥责了一番呢?那这就不得不说世宗更深层次的政治意图了 。
l首先是世宗个人与文官之间的较量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壮年而终 , 未留皇嗣 , 继承人只能从旁支选出 。
《武宗遗诏》中说:“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 , 聪明仁孝 , 德器夙成 , 伦序当立 。”世宗由此即位 。
即位后 , 世宗想加封生父母尊号 , 引来朝臣激烈反对 , 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就此爆发 。
文章图片
初时世宗孤立无援 , 后随着张璁等人的支持 , 逐渐与杨廷和为首的内阁与文官反对势力势均力敌 , 但依旧不能胜之 。
随着帝位的巩固 , 嘉靖三年(1524)以后 , 世宗逐渐占了上风 , 最终得以尊其父“皇考恭穆献皇帝” , 其母为“章圣皇太后” 。
“大礼议”最终以世宗的胜利告一段落 。
虽然世宗取得了胜利 , 但因长时间与文官对抗 , 早在心中生出对文官们的不满 。
嘉靖五年(1526)世宗支持郭勋“中席主宴” , 实际上是借由郭勋与文官之间的矛盾 , 打压恩荣宴中的阁臣与读卷官们 , 加强皇权 。
推荐阅读
- 明朝|在古代,截杀外地来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 明朝|明朝十六帝,没有一帝不奇葩:都在这儿了,值得收藏
- 明朝|明朝最奢华的皇室墓地,藏有五千多件珠宝,墓门敞开,却从未被盗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 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经翻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 俸禄|明朝俸禄低到令人发指,为何还人人想当官?只要陋规还在都能发财
- 于谦_历史人物|朱祁镇冤杀于谦,重夺皇位三年后,一大臣说:皇上,你被骗惨了
- 汤和|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汤和,在其死后,为何爵位被彻底剥夺了?
- 明朝|有人说明朝领土4800多万,是真的吗
- 万贞儿|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