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皇上御赐宴席,为争主次之位,礼部和开国元勋之孙吵起来了( 三 )
文章图片
l其次是明代皇权构建的基础奠定了武臣的地位
明代最初以武立国 , 国家稳定后 , 文官势力逐渐发展 , 但武勋势力并未被遗忘 。
皇帝懂得“文武同方”的道理 , 虽武勋不直接参与朝中事物的管理 , 但在许多朝廷重大仪式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
世宗早在嘉靖二年(1523)命武勋“主席”时 , 就已表明了态度 。
嘉靖五年(1526)同意武勋在恩荣宴“中席主宴” , 也说明武勋力量始终是皇权支柱力量的象征 。
文章图片
l最后是明代皇帝加强皇权的必然趋势
皇帝举办恩荣宴的目的 , 就是让新科进士们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 。皇帝虽不亲临 , 设侍宴大臣就是要其代表皇帝出席宴席 , 以确保天威泽沐 。
明初是明代皇权集中的顶峰时期 , 不需要通过强调恩荣宴侍宴大臣地位 , 提醒新科进士及参宴众官皇帝的至尊之位 , 故而弘治三年(1490)以前 , 皇帝均命武勋大臣“侍宴” 。
文章图片
后来 , 随着皇权的削弱与内阁地位的崛起 , 皇帝受到种种限制 , 故自弘治起 , 皇帝开始在殿试恩荣宴环节有意地提升侍宴大臣的地位 , 显现出了皇帝通过令大臣“主宴” , 加强皇权的趋势 。
推荐阅读
- 明朝|在古代,截杀外地来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 明朝|明朝十六帝,没有一帝不奇葩:都在这儿了,值得收藏
- 明朝|明朝最奢华的皇室墓地,藏有五千多件珠宝,墓门敞开,却从未被盗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 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经翻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 俸禄|明朝俸禄低到令人发指,为何还人人想当官?只要陋规还在都能发财
- 于谦_历史人物|朱祁镇冤杀于谦,重夺皇位三年后,一大臣说:皇上,你被骗惨了
- 汤和|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汤和,在其死后,为何爵位被彻底剥夺了?
- 明朝|有人说明朝领土4800多万,是真的吗
- 万贞儿|明朝贵妃万贞儿,大皇帝17岁依然受到专宠,与明宪宗同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