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背后的原因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完成工业革命,在蒸汽与机械的推动下,生产力突飞猛进,为争夺更大的原材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地,西方列强开始进一步向东方扩张 。
文章图片
这一点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所证实,正是由于日本存在天皇与将军之间二元政治与地方藩国体制,倒幕改革派能够以天皇的“正统”权威,以及反幕强藩的武力支持开展倒幕活动,并最终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击败幕府军队,取得倒幕运动的胜利,完成“破旧” 。
文章图片
而中国的戊戌维新运动,在清王朝的集权统治下仅仅具备前一个条件(即没有实权的皇帝的支持),后一个条件难以得到满足 。在守旧派强大的力量面前,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
【明治维新|“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背后的原因】逐步推进的明治维新与急功冒进的戊戌维新
日本自1868年1月3日完成倒幕运动之后,花了二十余年的时间逐步推进全方位、多领域的变法改革 。光是废除藩主统治,取消士族俸禄就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其间在剥夺地方大名藩国的同时,也给予了不少优待,充分考虑了大名的利益,也由此减少了变法改革在旧贵族集团中的阻力 。
文章图片
而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帝则是急于求成,不顾客观现实、急功冒进地推行康梁的变法措施,戊戌变法的一系列措施中,光是取消科举制度、剥夺八旗特权这两项,就将在清朝统治集团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官僚士大夫阶级,与满洲贵族集团推到了维新派的对立面,再加之维新派急功冒进、丝毫不考虑旧的既得利益者的变法举措,更是让清王朝的官僚士大夫们以及八旗的贵族们意识到“变法利中国,不利满洲;中国兴则满洲亡” 。
文章图片
所以他们选择“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从维新变法一开始就在联络保守势力积极策划反扑,由此变法焉能不败?
思想准备的不足
纵观世界各国相对成功的变法与革命,在变法或革命的狂风暴雨来临以前,总会有相应的思想准备作为先导 。如英国很早就有限制君权、法律至上的政治传统,早在十三世纪初,英国“失地王”约翰一世就在内外交困之下,不得不选择与贵族集团、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进行妥协,签署了限制王权的《大宪章》,这也成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依据 。
文章图片
法国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就开始在法国广为流传 。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也有西学的传统,早在十八世纪时,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就出现过“兰学”的热潮(即通过学习荷兰语文掌握西方科学技术),由此产生了不少具有新思想的日本启蒙思想家,如至今仍被印在日本面额最高的货币上的福泽谕吉 。
而与此同时的中国思想学术界,则是在清王朝文字狱的阴影下死气沉沉、万马齐喑,乾嘉学派只着眼于训诂、考订,而不敢讨论现实政治问题 。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在割地赔款的耻辱面前,清王朝的“中坚”们却依然骄狂自大,自诩“天朝上国”,而对西学嗤之以鼻 。以至于魏源“开眼看世界”的巨著《海国图志》,在中国国内并无激起巨大的反响,却在日本广为流传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