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背后的原因( 二 )


明治维新|“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背后的原因
文章图片

到了戊戌维新时期,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识字率依然低下,目不识丁的他们自然难以理解西方的民主、自由理念,也很难会去支持维新变法运动,而“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也并没有让民权思想在清王朝的官僚集团中流传开来 。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人民乃至身为“精英”的官僚集团的支持,戊戌维新自然根基不深、孤立无援,以至于落得个百日而亡的结局 。
明治维新|“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背后的原因
文章图片

戊戌维新虽败,但它深刻地影响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也让民主、自由、民权理念深入人心,为后来清王朝的覆亡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乃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戊戌六君子“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思”的爱国精神,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概,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为民族复兴的百年大业而不懈奋斗 。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