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一、秦赵之战
战国中后期,秦国强势崛起,一支战力强大而且数量庞大的秦军诞生,秦军纵横南北,气贯东西,鲜有敌手 。在秦军的战史中,除了赵国让秦军吃尽苦头外,其余诸国的军队不堪一击,真可谓相抗者死,不从者亡 。秦国统一天下之战,前后历时一百余年,五百余万七国将士命陨沙场,秦国亦战死两百余万,其中有五成是赵国造成的 。
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文章图片

二、五国会丧
赵肃侯是一位善战的国君,他在位期间,赵国在国力、军力皆不及齐、魏的条件下,依然四面出击,力征魏齐二国 。赵肃侯力征诸侯,将魏、齐二国的强劲势头压下,让魏国、齐国不敢对赵国有所图谋,诚可谓英雄人物 。
公元前344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高唐 。公元前343年,赵国的公子赵刻率军攻打魏国的首垣 。公元前340年,赵肃侯联合齐国攻打魏国 。公元前339年,赵肃侯再度派兵攻打魏国 。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魏国,包围魏国的黄城 。
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文章图片

公元前332年,齐国联合魏国攻打赵国,赵肃侯下令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 。公元前328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军交战,赵疵战败,秦军在河西杀死赵疵,占领赵国的蔺地 。
正所谓“家穷难当家,国穷难持久”,赵肃侯虽然在军事上跟魏、齐维持平衡,但国力日损,时间一长,赵国必被魏、齐瓜分 。赵肃侯在忧愤之中离世,年仅15岁的儿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 。赵肃侯一死,魏惠王就联合秦、楚、燕、齐四国,各出锐师一万,组成五国会丧方阵,意图在赵肃侯的葬礼上讹诈赵国 。
赵雍乃大方之家,有大器之象,对于魏国发起的五国会丧,赵雍从容应对,与韩国、宋国结成三角同盟,起全赵之师阵于边境,又动用五万精锐赵卒参加丧礼 。如果五国会丧之师发难,则赵军就地歼灭五国联军,同时边境的赵军全面向秦、楚、燕、齐、魏五国进攻,韩国与宋国协助赵国出兵攻掠五国 。最终十万军队给赵肃侯送葬,赵肃侯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享受十万锐师送葬的国君 。
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文章图片

赵肃侯对赵国的作用,跟秦献公对秦国的作用一样,两位先君都将自己的国家调整至最佳状态,且给后继之君铺平了道路,打好了 基础 。
三、称君蓄国力
春秋战国时代,王是天下唯一的主宰,可称为天子,当时周王室的天子虽然式微,但仍然是天下共主 。战国初期,只有楚国、越国僭越称王,魏国跟齐国作为当时两大强国,亦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相互称王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秦国成为王国,标志着秦国有统一天下的实力与理想 。
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 。赵雍认为赵国不具备称王的实力,因此最终没有称王,反而自降数级,由侯格降为君格 。赵雍去王称君,其效果跟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此赵国很少参加国际战争,大国也不来招惹赵国,这给赵国积蓄国力提供了条件 。
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文章图片

韩赵联姻是赵肃侯生前就定下的政治婚姻,公元前321年,赵雍迎娶韩女为夫人 。赵雍看到中原各国的争霸战争处于纠缠状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 。于是,赵雍改变了赵肃侯逐鹿中原的南进战略,把赵国的战略调整为北向进军胡地,不断的蚕食中山国、楼烦等国的领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