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二 )


公元前317年,赵雍联合韩国、魏国向秦国发动进攻,收图收复被秦国占领的土地 。此战三晋各出兵十万,结果被秦军击败,赵军阵亡八万余人 。经此一役,赵雍认识到秦国的强大,和三晋的弱小,从此开始安心发展内政,积蓄国力 。秦国与齐国攻占赵国边境城邑,赵雍也不再派兵收复,而是隐忍不发 。
公元前315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赵雍趁机展开外交和军事手段,一方面削弱燕国的实力,另一方面扶持燕国公子职成为燕王,以此确保燕赵两国的稳定关系 。赵雍以平叛驱齐为号召,派乐池奉公子职引军入燕,与太子平和匡章的齐军交战 。燕国的百姓不堪齐军的掳掠,对太子平的引狼入室也很不满,对公子职非常拥护 。赵武灵王成功地说服中山王借燕国内乱之机,大举攻燕 。中山国取得了占领燕国土地数百里、城池几十座的大胜利 。
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文章图片

赵雍立公子职为燕王(史称燕昭王),确保了燕国跟赵国的稳定关系,为日后灭中山国打下伏笔,毕竟赵国攻中山国时,中山国的背后支持者就是燕国跟齐国 。赵雍支持中山国入侵燕国,目的就是让中山国跟燕国、齐国交恶,这样以后灭中山国时,就没有人帮助中山国了 。
燕国的内乱平定后,赵国成了最大获利者 。不久秦国又爆发内乱,秦武王死后,秦国诸子争位,赵雍再次展开外交和军事手段,扶立在燕国当人质的嬴稷为秦王(史称秦昭襄王),此招保证了赵国在变法期间,秦国不会动赵国动兵 。
秦、燕内乱之后方兴,楚国在跟齐国角力,韩、魏则在跟秦国角力,一时间赵国在天下大乱之时,居然独善其身了 。这给胡服骑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毕竟在战争所代搞变法,还是不现实的;有一段和平时间用来变法,才是上上之选 。当年秦国商鞅变法,也是在和平年代展开的,至于和平从何而来,那就不得不佩服秦孝公了 。
四、胡服骑射
面对天下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的天赐良机,赵雍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胡服骑射之前,赵武灵王已经在赵国的北部搞过试点 。全面游牧化的赵国骑兵,取胡人机动性强的优势,弃其纪律性差的缺点,在与北方胡人的军事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
赵雍实行胡服骑射除了为适应同周边国家的军事竞争外,胡服骑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代郡和邯郸为代表的两种文化、两种政治势力造成的南北分裂局面 。赵国北部以代郡为中心,是戎狄化的文化,因为代郡原为代国,代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胡化很严重 。赵国南部以邯郸为中心,代表了华夏文化,是赵国起家的根本之地 。
秦国|大秦最强悍的对手,四战击杀秦国锐士九十余万,论胡服骑射之威
文章图片

赵雍即位后,重用出身于楼烦的楼缓和出身于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亲的托孤重臣肥义,赵国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赵武灵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 。赵雍从赵国的国情、地形、人文等现实情况出发,有力地论述了施行胡服骑射对国家结束分裂、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促成国家深刻统一的好处 。赵雍亲自说服公子成,让公子成拥护变法,公子成接受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宗室贵族也就都跟着接受了 。
胡服骑射不仅仅是赵国军队穿胡服作战那么简单,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一,赵国军队进行了改组,从车步兵为主,改为以骑步兵为主;其二、戎狄文化与华夏文化融合,结束赵国南北对立局面;其三、以军事改革为先导,在赵国推行商鞅变法的内容 。
赵雍在变法前后,曾亲自去秦国作过考查,他在秦国的所见所闻,促使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毅力 。荀子在《强国篇》里记载了入秦的所见所思,他认为秦国百姓奉公守法,官吏依法施政,君明臣贤,国法严谨,这正是一个大国、强国应当具备的气象 。赵雍的变法,表面上看是军事改革,其实就是将商鞅变法的全部内容拿来实施,只不过实施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