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晚清真实老照片:小孩饿死街头无人收尸,图6地主婆的神情很搞笑

晚清,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步伐进一步加大,清朝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伴随着列强在华设厂和洋务运动的发展,清朝统治阶级在国内外都开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清王朝300年江山气数即将殆尽 。
晚清|晚清真实老照片:小孩饿死街头无人收尸,图6地主婆的神情很搞笑
文章图片

【图4】
其实如果发生了大灾荒,那么饿死路边的将不是一个两个小孩,而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华北地区发生了特大旱灾饥荒,史称:“丁戊奇荒 。连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感叹到:“历观二十一史所载,灾荒无此残酷 。”
这张照片便是丁戊奇荒发生后,饿死在路边的饥民们 。根据《光绪东华录》的统计,这场大饥荒至少造成了2亿的逃荒饥民,饿死的人更是多达上千万 。
晚清|晚清真实老照片:小孩饿死街头无人收尸,图6地主婆的神情很搞笑
文章图片

【图5】
【晚清|晚清真实老照片:小孩饿死街头无人收尸,图6地主婆的神情很搞笑】相比较那些无家可归遍地寻食的饥民而言,清末的乞丐已经算是比较幸福的了,毕竟他们还能闻到肉香,偶尔还能知道馒头是什么滋味,在繁华的闹市还能乞讨到一些食物 。
不过唯一揪心的是他们住的地方,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很多乞丐冻死路边的不在少数 。个别地方会有“鸡毛房”,就是地方好心人专门为这些流浪的乞丐,开设的免费临时住所,里面唯一的取暖工具就是鸡毛 。而没有鸡毛房的地方,就只能捡一些破烂自己围个小屋来保暖了,比如说图中的老妇人 。
晚清|晚清真实老照片:小孩饿死街头无人收尸,图6地主婆的神情很搞笑
文章图片

【图6】
都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用在晚清是再好不过了 。地主作为剥削阶级,他们会雇佣很多农民来帮助自己干活,然后绝大部分收入都进了自己的口袋,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数钱就可以了 。图中的地主婆还一脸嚣张得意的表情,身穿锦衣玉服和一旁的丫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