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杨修之死“真相大白”,并非死于“鸡肋”,看完肃然起敬( 三 )


崔琰问心无愧 , 在监狱中仍旧我行我素 。
曹操大怒 , “崔琰难道定让我用刀锯行刑吗?”
杨修|杨修之死“真相大白”,并非死于“鸡肋”,看完肃然起敬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崔琰
崔琰听说后 , 先是大吃一惊 , 接着就从容拜谢道:“我真不该呀 , 居然不知曹操的意思是让我死 。”说完 , 崔琰就上吊自杀了 。
"腹诽心谤"居然也可以成为治人以死的罪名 , 当可与“莫须有”相映生辉 。
曹操为了对付士族 杀鸡儆猴
【杨修|杨修之死“真相大白”,并非死于“鸡肋”,看完肃然起敬】崔琰为人正直 , 颇有功劳 , 又没有站错队 , 为何却第一个遭受杀身之祸?
曹操不是赵构 , 不会糊涂到要去杀岳飞 , 自毁长城 。他要对付的 , 其实是崔琰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名士 。
三国是门阀政治的时代 , 政治话语权基本掌握在士族 , 尤其是名士手里 。这些名士往往还声望极佳 , 非常有气节 , 油盐不进 , 也不好收买 。
这是一个拔河比赛 , 一头是手里有兵的军阀头子曹操 , 另一头是各大门阀世家 。
曹操在时 , 实力强盛 , 还可以压制住这些名士 , 逐渐掏空大汉公司的根基 , 转化为大魏公司 , 虽然如此 , 他还是先后杀掉了边让 , 孔融 , 荀彧等名士 。
如果自己死去了呢?儿子曹丕能力 , 功劳都不及我 , 是否能在与名士的政治斗争中取得上风?更何况曹丕还要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任务----篡汉自立 。
虽然汉献帝已经是吉祥物了 , 但真要废了汉帝 , 名士很有可能会成为阻挠势力 。尤其是“这些老家伙没钱 , 没权” , 但“说得话有人听 , 大家会尊重” , 越德高望重 , 如果成为反对力量 , 就越难对付
因而曹操不惜以“腹诽心谤”这种荒唐的理由 , 杀掉冀州名士崔琰 。曹操当然无法杀掉整个士族 , 但杀几个代表 , 杀鸡儆猴 , 还是很有必要的 。
杨修|杨修之死“真相大白”,并非死于“鸡肋”,看完肃然起敬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曹操
刘备说:芳兰生门 , 不得不锄 。
张居正说:芝兰当路 , 不得不锄者 , 知我罪我 , 其在是乎 。
就是说贤能之士生性抗直 , 时有违迕 , 为上者所不能容忍 , 势必要除掉 。
有人说曹操是英雄 , 也有人说 , 曹操是奸雄 , 追根到底 , 曹操也不过是一个父亲 。为了儿子的江山事业 , 不惜背负一切罪名 , 做一切事情 , 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 也要换取孩子的光明前途 。
一千多年后 , 朱元璋残忍地杀掉曾经的战友 , 文武大臣 , 只为孙子能坐稳皇位 , 或许能够理解曹操晚年的心情吧?
崔琰死后 , 崔琰的侄女 , 也就是曹植的妻子 , 崔氏也因为穿了华丽的衣服 , 不合祖制 , 被下令赐死(“植妻衣绣 , 操登台见之 , 以违制命 , 还家赐死 。”) 。
草虽然斩了 , 根还是要顺便锄掉的 , 即使儿媳也不例外 , 理由荒唐 , 也顾不得了 。当然这也是为了警告曹植系的某些人 , 巩固曹丕的世子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