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国唯一的神都,现在却沦为三线城市( 二 )


在野心的支配下,隋炀帝杨广开始了重新营建洛阳城的宏大工程 。
登基的第二年,公元605年,杨广亲自登上北邙山,南望伊阙,选择了西对龙门的一块地儿,重建东都洛阳 。他任命天才建筑师宇文恺负责洛阳城的规划营建,工程十分浩大,每月役使的工人达200万人 。这次洛阳城的重建堪称鬼斧神工:
一方面适应地形,打破南北轴线完全对称的城市营建法则,将皇城和宫城建在城市的西北角,但整个城市的规划仍然是棋盘形格局,力求方正整齐;
另一方面整个城市跨河流两岸建设,洛河穿城而过,由西向东将市区分成南北两半,城中用四座桥梁连接,此外还引伊水、瀍水入城,开凿漕渠,使得洛阳城的水运系统极其发达 。
杨广的另一项宏大工程,是以百万民力凿通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形成一个庞大的内河航运系统 。而这个系统的中心,正是洛阳 。江南、山东、河北的粮食物资,通过水运,经黄河直接进入洛阳 。到洛阳后,经广通渠等继续西运,再转入长安 。成为水运枢纽后,洛阳的商业急剧发展,城市人口迅速飙升到百万以上 。
洛阳|中国唯一的神都,现在却沦为三线城市
文章图片

▲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 。
营建东都洛阳的成功,标志着杨广从父辈纯粹依托关陇集团,转而依托山东士族、江淮士族等新势力 。后世将此解读为杨广与关陇集团的决裂 。
或许是步子迈太大了,杨广最终还是败给了关陇集团 。继起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是杨广的表哥 。
李唐的第二代接班人李世民,又开始走杨广当年制衡关陇集团的路子 。尽管遭到多次谏阻,但李世民还是坚持要大力修建隋末战乱中被破坏的洛阳宫城 。原因无他,李世民想以洛阳反制长安,以山东集团制衡关陇集团而已 。
由于有了杨广的前车之鉴,李世民的步子迈得稳妥很多 。他随时兼顾关中与山东两个集团的势力平衡,确保了权力的稳定过渡 。
直到他曾经的妃子、后来的儿媳——武则天,掀起了更大的风浪 。
洛阳|中国唯一的神都,现在却沦为三线城市
文章图片

▲武则天画像 。
03. 武则天和她的神都
洛阳在武则天的手上,被赋予了“神都”之名,地位超越长安 。而这一切,仍旧源于一直悬而未决的关陇集团势力问题 。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决定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这次“废王立武”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其本质则是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之间的一场斗争 。王皇后出身关陇贵族,家族根基深厚,而武则天的父亲是一个木材商,属于山东寒族 。这场背景悬殊的对立,却以武则天胜出而告终,标志着山东集团在与关陇集团的较量中开始占据上风 。
武则天是个政治奇才 。在唐高宗常年卧病、无力处理政事的背景下,她凭借聪明能干介入朝政,到公元674年以后,已经发展出朝廷的“二圣”格局,实际政务由她一手包揽 。683年,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距离成为帝国的女主,只差一个名号而已 。
【洛阳|中国唯一的神都,现在却沦为三线城市】横亘在她面前的障碍,一个是她的性别,另一个是她的出身 。关陇集团对武则天的敌意,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是一个外来的闯入者 。而武则天要想抵达权力的巅峰,就必须摆脱关陇集团的阻挠 。所以,武则天向来将关陇集团势力盘结的长安视为畏途,她的做法是在洛阳重建班子,对抗关陇集团 。
684年,武则天致信西京留守刘仁轨,将刘仁轨比作萧何,并把长安托付给他,自己专心留在洛阳 。
同年,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使之凌驾于长安之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