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焕|朱三太子:隐匿64年,三易其姓,75岁被抓,康熙为何食言而肥?( 二 )


真真假假 , 康熙每次派兵镇压“朱三太子” , 都希望对方是假的 , 但又希望他是真的 , 这种复杂心情 , 实难体会 。
康熙时期 , 影响最大的“朱三太子” , 莫过于杨起隆 。康熙十二年 , 吴三桂在云南造反 , 清廷非常被动 , 一位叫杨起隆的僧人秘密来到北京 , 与黄吉、陈益等人秘密联络 , 他自称是“朱三太子” 。一开始大家不信 , 不料杨起隆拿出明朝皇子的印章和衣服 , 至此 , 大家才深信不疑 。
朱慈焕|朱三太子:隐匿64年,三易其姓,75岁被抓,康熙为何食言而肥?
文章图片

《清史稿·鄂克逊传》记载:
康熙十二年 , 吴三桂反 , 京师闻变 , 有杨起隆者 , 诈称朱三太子 , 私改元广德 , 号其徒为“中兴官兵” , 裂布裹首以白 , 披身以赤 , 谋作乱 。其徒黄吉、陈益等三十馀人 , 聚正黄旗周公直家 , 公直 , 承恩伯全斌子也 , 家鼓楼西街 。
杨起隆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 他利用“朱三太子”的身份 , 在两年内笼络了近两万人 , 所有追随者对他的身份从未怀疑 。后来 , 杨起隆称帝 , 改元广德 , 直接带着众人攻入清朝勋爵世家 , 声势浩大 。最后被明珠、图海合力镇压 , 杨起隆一路逃往陕西 , 身边仍然有大批追随者 。杨起隆在清朝活跃了7年 , 直到康熙十九年 , 他在陕西凤翔被捕时 , 他仍坚称自己是“朱三太子” 。后来清廷让明朝皇宫的老嬷嬷来指认 , 这才知道他是冒充的 。
原来 , 杨起隆的姑姑当年曾是宫中的侍女 , 在明末大乱时 , 带走了皇子的印章和衣物 。姑姑去世后 , 杨起隆觉得有利可图 , 便诈称是朱三太子 。因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事业 。
虽然杨起隆是假的 , 但他彻底敲响了康熙的警钟 , 因为康熙知道 , 不找出真正的朱三太子 ,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还会出现更多的“杨起隆” 。
因此 , 康熙三十八年 , 康熙在拜谒明孝陵的时候 , 向天下人宣布寻找明朝皇室后裔 , 并且承诺用“三恪”之礼待之 。康熙此举 , 看似用心良苦 , 实则更像是骗局 。
三、三次易其姓 , 辗转苦飘零
康熙一直想抓朱三太子 , 真正的朱三太子在哪呢?这要重新开启一个新故事 。
康熙二十二年 , 蓬莱有个叫李力远的读书人 , 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姓张的书生 。二人相见甚欢 , 张书生自称是隔壁张员外家的西席(大户人家为孩子聘请的教书先生) , 李力远不疑有他 , 见张书生言谈风趣 , 学识渊博 , 便邀请他抽空到家里做客 , 从此成为好友 。
好景不长 , 二人交往了半年时间 , 有一日 , 张书生忽然急匆匆来告辞 , 说妻儿生活困难 , 他在这里做西席先生工资也不高 , 索性带着妻儿回家另谋出路儿 。李力远听完 , 表示理解 , 还十分慷慨地送了他不菲的路费 。
朱慈焕|朱三太子:隐匿64年,三易其姓,75岁被抓,康熙为何食言而肥?
文章图片

在张书生离开蓬莱后 , 李力远进京赶考 , 考中进士 , 从此十余年 , 二人没有联系 。

推荐阅读